发布时间:2025-03-21
近年来,河北省沧州市市场监管局把质量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体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建设,加快形成经济质量竞争新优势,交出成果丰硕的质量答卷。
紧盯企业发展需求,打好质量强企“组合拳”
以专家之智赋能企业之质。集成质量管理、标准计量、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质量服务资源,组织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服务企业行”活动,积极推进“助企引智”等工作。2024年,邀请国内知名质量专家开展集中培训5期,服务企业1752家;帮助30家企业引进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外籍质量专家32名;培育54个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省级典型案例。全市共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7080张,证书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用首席质量官把好企业质量关。积极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落实企业质量安全工作第一人。2024年,推动401家企业完成首席质量官聘任,全市首席质量官总数达到3052人,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全覆盖。在企业首席质量官的把关下,全市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和消费品质量合格率连续三年稳步上升。燕京啤酒等5家企业首席质量官入选河北省推广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典型案例。
树立质量标杆高举质量旗帜。充分发挥先进单位和个人的标杆引领作用,组织开展沧州市第七届市政府质量奖评选表彰活动,吸引32家企业组织、6名个人自愿参评。深挖质量标杆企业,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积极培育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截至目前,已有11家企业进入河北省质量强省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名单。
紧盯产业发展方向,使出质量强链“连环招”
打造一批质量强链成果。紧紧围绕全市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培育“一县一强链”,指导18个县(市、区)建立18条区域产业链,其中渤海新区黄骅市绿色化工产业链、泊头铸造产业链入选省级培育项目。以2个省级质量联动提升试点为抓手,带动其余16个县域特色产业22家链主企业、522家链上企业建圈强链。
完善一套链级质量图谱。按照“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质量提升模式,由链主企业牵头,识别和剖析关键质量问题,形成重点攻关清单、帮助链上企业解决质量瓶颈问题,推动相关产业全链条发展质量整体提升。
建设一套融资增信体系。联合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局沧州分局等有关部门,制定出台沧州市推进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方案,健全覆盖质量、标准、品牌、专利等要素的融资增信体系,推动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联合质量赋能专业技术机构,共同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截至目前,共梳理128家质量优势企业“白名单”,推动2家企业凭借质量要素获得质量融资增信减负。
紧盯县域发展未来,强固质量强县“全矩阵”
质量强县一体推进。持续深入实施质量强县(市、区)战略,聚力打造质量新高地,推动18个县(市、区)围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渤海新区黄骅市进入首批国家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建设城市名单,东光县、泊头市纳入全省小微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提升示范区试点县。
质量平台一体筹建。健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体系,在全市建立21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不断完善平台窗口建设,在具备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四大基础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向质量管理、知识产权服务功能延伸,推动实现服务功能扩面增效。
质量共治一体部署。以“质量月”“世界标准日”等活动为载体,积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质量活动,推动全社会质量共治。2024年“质量月”期间,联合市工信局等24个部门,全方位、多角度加强“质量月”主题宣传,开展“质量安全第一课进校园”、珠宝玉石免费检测等73次质量宣贯和科普活动,营造浓厚的质量共治氛围。
张肖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