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4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做得比我想象中好,后厨环境干净卫生,地面没有积水,食品加工做到生熟分开,冷库温度和餐具消毒都有详细记录。孩子在这里用餐,我们家长感到很放心。”3月21日上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天德路学校,家长代表杜先生在跟随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参观学校食堂后厨后,颇有感触地说。
当天,南宁市兴宁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兴宁区教育局,在该学校开展“阳光食堂零距离 共筑食安校园行”主题活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及兴宁区“八桂食安”志愿者代表等40余人走进学校食堂后厨,“零距离”监督食品安全管理,共同为校园食品安全建言献策。
图为代表们实地参观学校食堂后厨。
上午10时,参与代表分组走进学校食堂后厨。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现场讲解食材储存、加工流程及餐具消毒规范,并演示农药残留等快速检测。
“所有食材均需查验溯源票证,刀具案板按色标区分,餐具每日3次高温消毒。”食堂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创新推行“家校协同”管理模式,通过社会公开招聘专业资质人员充实校园餐烹饪队伍,优先考虑聘请学生家长。
图为学生将写有建议或想法的纸条放进食堂意见箱。
“水果好吃,能天天有吗?”“可以把第一学期的汤圆加进菜单吗?”“煮味道比较重的肉类时,希望能多放调味料。”记者发现在学校食堂门口的意见箱内,堆放有不少学生写满建议和想法的纸条。该校八年级学生曾诗淇告诉记者:“我们反馈的意见问题,学校都能及时处理。”
参观结束后,代表们与学生共进午餐,亲身体验当日营养餐食。陪餐结束后,学校发放配餐意见反馈表,收集到“低年级建议适当减少餐量,避免浪费”等建议20条。该校校长黄佳宇现场回应:“我们已经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工作小组,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食品安全的举措,保障孩子们吃得安心、吃得健康,同时也欢迎大家随时监督我们的工作。”
兴宁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梁俐娜介绍,该局强化源头管控,建立校园食品全链条追溯机制,要求学校食堂100%进货查验;重视人员培训,坚持“人防”与“技防”协同推进,“线上”与“线下”培训齐抓,学校食堂负责人及从业人员培训率达100%;创新智慧监管,目前辖区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家长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查看后厨实况。
“我局将联合教育局持续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你点我检’等活动,通过‘监管+共治’双轮驱动,全方位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梁俐娜说。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秦溪 黄缨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