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31
为巩固“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进一步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质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管局创新“4321”监管新模式,全力守护师生“盘中餐”安全,让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坚如磐石。
严格四类主体监管,精准落实监管责任。针对学校 (幼儿园)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外托管机构、大宗食材供应商四类主体,实施严格靶向监管,全方位夯实主体责任,完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采购环节,实行大宗食材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确保原材料可追溯;加工制作环节,盯紧人员规范操作,确保贮存、加工、留样、餐具消毒等达标。
强化三类人员培训,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针对市场监管、食品安全管理、具体从业三类重点人员,紧紧围绕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点,强化培训与考核。通过培训与考核,有效提升市场监管人员的履职能力。结合风险点,抓好重点岗位、加工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压实食品安全主体“最小单元”责任。
指导两种供餐方式,确保新型供餐安全。一方面,针对“桶装餐”进校园,加大监督指导力度,规范配送流程,严管餐桶和餐具质量与消毒保洁,指导学校做好分餐管理,提升学生饮食品质。另一方面,依据《黑龙江省中小学校简易厨房建设基本要求》,规范指导中小学校简易厨房建设,全流程严格把控,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厨房安全运行。
推行一项监管创新,强化社会共治效能。推行食品安全“码上查”监管创新,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码上查”机制,将主体资质、人员管理、食材追溯等关键信息纳入“二维码”数字户口,将“二维码”发送至学生家长群,时时监督校外配餐单位加工操作过程,全面强化社会共治效能。
该局通过“4321”监管模式,有效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从全面撒网向精准整治、从泛化督导向靶向指导、从传统监管向社会共治转变,为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再加“安全锁”。
(纪祥勇 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