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提升治理能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4-02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将今年定位为“经营主体赋能攻坚年”,深入开展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助企行动,以系统化改革思维构建“暖企、助企、强企、护企、兴企”五维协同赋能体系,持续提升市场监管领域治理能力,推动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暖企筑基:构建梯度培育体系,激活经营主体活力
  聚焦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需求,我局创新打造“育苗—壮骨—成林”梯度培育模式。精准滴灌育苗,通过“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品牌培育”,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改革,首批27户个体工商户获评全国“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联动金融机构推出针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贷款产品,破解小微主体融资堵点。资源赋能壮骨,实施“千企万户结对帮扶”,建立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技术共享、供应链协同机制,助力提升经营水平,降低经营成本。生态护航成林,持续做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年成长计划,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

助企强信:构建闭环信用生态,重塑精准监管格局
  聚焦信用治理全链条效能,我局创新打造“预警—联动—激活”闭环管理体系。风险科学预警,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科学研判企业违法失信风险等级,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实施差异化监管。联合靶向监管,推行“一业一查”跨部门协同机制,并建立综合监管“一业一查”告知制度,加强经营主体对政府部门执法行为
  的反向“监督”。打通信用修复通道,帮助1144户经营主体重塑信用价值,推进“个体蒙信贷”,打造具有呼和浩特特色的“信用帮办驿站”,为全市1065户个体工商户成功授信3.5亿余元。

强企提质:构建三位一体赋能模式,锻造产业升级引擎
  聚焦“持续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战略布局,我局创新打造计量筑基、质量引领、品牌跃升三位一体赋能模式。计量筑基强链,呼和浩特市获批筹建内蒙古首家高性能工程纤维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将有效攻克产业全链条“检不准、检不快、检不全”技术瓶颈。质量引领提质,培育质量水平领先、带领产业链实现质量提升、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三领”企业,并服务企业质量融资增信。深入开展市场监管服务进企业、进园区专项行动,充分发挥“一站式”线下服务窗口的便捷优势,深度挖掘“蒙检在线”等线上平台资源,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服务模式。品牌跃升拓域,提升“蒙”字标申报企业认证通过率,推动“蒙”字标认证向精深加工领域延伸,实现认证工作与产业升级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共进。

护企维权:构建法治防护体系,护航公平竞争生态
  聚焦呼和浩特市“深入拓展多元消费”的目标定位,我局以法治思维破解职业索赔乱象,护航市场健康发展。牵头起草关于依法处置职业索赔恶意投诉举报行为暂行规定,对以牟利为目的的职业索赔以及职业举报行为开展联合整治与规范,既确保经营主体能够挺直腰杆、安心经营,又保障消费者维权之路畅通无阻。

兴企聚智:构建知识产权生态链,增强创新驱动力
  聚焦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我局准确把握知识产权战略价值,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我市成功获批国家级内蒙古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呼和浩特分中心,“武川土豆及图”获国家级驰名商标保护认定。成立呼和浩特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知行青城”调解工作室,累计受理线上、线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案件1185件。全力打造商标业务便利化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其便捷服务效能,商标业务呼和浩特受理窗口累计受理商标申请12831件,办理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92件,担保债权数额达13.93亿余元,有效促进知识产权运用转化。依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北方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精心构建了功能丰富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平台设有22项线上数字化服务功能,整合了1.6亿余件数据资源,具备专利、商标等9类大数据联合检索功能。依据企业不同需求与发展阶段,实行四级分级服务模式,精准对接企业实际,累计成功对接60余次专利交易和90余次商标交易。
  立足新起点,我局将以“五维赋能体系”为抓手,持续深化助企行动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让市场监管的力度转化为企业感知的温度,让制度创新的深度拓展产业跃升的高度,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贡献更多市场监管力量。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云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