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4-02
本报讯 在3月28日召开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截至去年底,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件,提前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达134.9万件,同比增长15.7%。高校和科研机构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比提高到70.4%。
王培章说,从转化效益上看,去年全国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61.3万次,比上年增长29.9%;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7.6万次,比上年增长39.1%,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今年是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的决胜之年,将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持续深入推进各项目标任务高标准完成,更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王培章表示,将重点推进以下任务。
一是继续下大力气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持续组织开展新增专利盘点工作,不断扩充专利转化资源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撑产业链重点企业加强与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强化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的声明制度,对相关专利开展跟踪监测,促进提升专利产出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实现专利申请转化的良性循环。健全转化运用情况向专利申请端传导反馈机制,根据后端转化效果改进前端申请和审查政策,研究对转化运用较快的领域建立快速审查绿色通道,对转化率高的专利申请人给予优先审查等激励政策。
三是有针对性地精准匹配优质资源。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探索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专利转化运用情况进行深度分析,提高供需匹配精度和转移转化效率。重点关注高校和科研机构自评与企业评价均认为价值较高的专利,提升转化对接精准性,助力快速转化。
四是打造专利转化运用良好生态。分批遴选发布优秀案例,提炼和推广专利转化运用的有益经验。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强链增效作用,完善协同机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转移转化机构、专利代理机构、投融资机构等作用,健全服务体系,打造专利转化运用生态圈。
□陆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