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安全 > 

随机查餐厅,监管亮剑常高悬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4-02

  当下,餐饮行业兴起了一阵网红热潮。不少餐厅凭借精美的装修、新奇的菜品和巧妙的营销,一跃成为热门打卡地。然而,在这些餐厅门庭若市的背后,存在着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一些网红餐厅被曝光后厨卫生堪忧、食材以次充好,让消费者对其光鲜外表下的真实状况产生了深深的担忧。在追求“颜值经济”的时代,如何确保食品安全底线不被突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启动的常态化“随机查餐厅”活动,正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有力举措。该活动重点针对外卖平台、各类榜单上的热门餐厅以及网红餐厅等网络餐饮经营主体,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的方式,联合多方力量,直击餐厅后厨,对证照公示、环境卫生、原料采购、加工操作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检查。这种“不打招呼”的检查方式,有效打破了传统监管模式的局限性,商家难以提前准备,真正将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2024年,湖北省通过这一活动检查了3万多家餐饮服务经营主体,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随机查餐厅”活动对于消费者而言,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公开透明的检查结果为消费者提供了直观了解餐厅食品安全状况的渠道,帮助消费者在选择就餐场所时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另一方面,“你点我查”等互动形式让消费者深度参与到监管过程中,增强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感。这种参与式监管模式,不仅是监管手段的创新,更是对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尊重与保障。
  然而,餐饮行业规模庞大、分布广泛,仅靠突击检查难以彻底解决所有问题。要实现“随机”却不“随意”,就需要在制度层面下功夫。监管部门严格按照行政检查的标准和程序实施,确保检查工作落到实处,防止流于形式。同时,食品安全的保障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多方协同共治。政府部门通过线上线下问卷、民意调查等方式征集消费者意见,发布“红黑榜单”,形成问题整改闭环,不仅拓宽了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渠道,也让监管工作更具针对性。
  对于商家而言,合规经营不应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应是对消费者生命健康的敬畏和责任担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将食品安全意识融入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才是长久发展之道。只有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商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展望未来,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利用“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技术手段,将后厨监管接入监管平台,实现动态巡查,让监管无处不在。建立“红黑榜”制度,将食品安全状况与企业信用挂钩,对屡教不改者实施联合惩戒,提高违法成本。畅通全民监督渠道,鼓励消费者通过“随手拍”等方式举报食品安全问题,设立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让每一个消费者都成为食品安全的守护者。
  消费者自身也应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学会辨别食品质量优劣,在就餐时选择信誉良好、管理规范的餐厅。同时,积极行使监督权利,发现问题及时举报投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良好氛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只有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真正筑牢食品安全的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谭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