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规范检查精准监管 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4-09

  上海市金山区市场监管局全面贯彻《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要求部署,创新机制、靶向监管,实现从“分散执法”到“综合监管”、从“频繁检查”到“精准画像”的跨越式转变,积极构建市场监管涉企行政检查新格局,为经营主体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无码不检,规范检查减负担。为减轻企业迎检负担,提升监管效能,我局积极落实检查码制度,对行政检查进行强制登记,从源头解决随意检查问题,做到“无码不检查”。按要求公示年度检查计划,提升涉企检查计划性和透明度,保障开展行政检查的规范性。将检查时间、检查依据、检查方式等内容向检查对象通报,避免检查内容不透明,保障生产经营主体知情权。实行检查评价制度,推动检查对象对涉企检查开展评价,打破传统单向监管模式,构建起“检查—反馈—改进”的良性循环。一季度,共开展现场亮码检查2052次,减少检查538次,检查量下降20.77%。
  远程巡查,智慧监管增效能。我局积极探索智慧监管模式,通过实时视频、视频连线、回放视频等形式,实现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非现场监管,降低现场检查频次,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制定《金山区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远程视频巡查工作规定(试行)》,对巡查方式、内容、时段、区域、问题处置等方面进行细化,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截至目前,全区3855户餐饮服务提供者中,已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2083户,完成率54%;校园、养老机构等涉及“一老一小”食品安全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已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
  内外协同,联合检查聚合力。对内,早在去年3月,我局制定《金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推进综合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以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行业为重点,在市场监管系统内部全面实施综合监管,着力解决随意检查、多头检查和重复检查等问题。去年,共开展综合监管3528次,减少入企检查5814次,经营主体受检频次同比下降35.06%。对外,牵头联合公安、消防、城管、绿化市容等部门,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大力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季度,我局共牵头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373次,较单一部门检查减少550次,检查量下降59.59%。
  风险分级,信用监管强基础。我局探索企业“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模式,优化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根据基本登记信息、经营行为、违法违规等设立88个指标项,实现企业信用风险自动分类、动态更新,推动差异化监管,促进监管资源优化配置。在食品生产、特种设备等14个专业领域,基本形成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建立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限制预警、食品生产企业预警、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等8个风险监测预警模型,进一步筑牢市场监管安全基础。
  企业画像,精准监管促发展。依托内网信息和第三方平台,我局归集上千万条涉企数据,涵盖企业基本信息、案件数据、年报数据等内容,为企业实施精准画像。基于社保缴纳和纳税情况等指标,构建企业活跃度判别模型,精准识别空壳企业。据统计,全区29.25万户生产经营主体中,注册型企业237345户,占比94.33%。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测机制,加强月度监测与年度分析,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运营状态,提升监管的前瞻性。同时,构建企业地址特征分析模型,结合GIS技术标注实地型企业地址,分析我区重点产业的空间分布和集聚度,为产业规划提供数据支持。构建产业经济韧性模型,分析重点产业的发展态势与抗风险能力,为我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优化检查码制度,深化综合监管改革,完善跨部门协同机制,推动信用监管向更多领域延伸,着力减轻生产经营主体负担,为上海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贡献“金山智慧”。

□上海市金山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 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