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管执法 > 

“数”解企业重复迎检难题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4-09

  一直以来,重复迎检是企业的“难言之痛”。面对新需求,山东省烟台市向数字化要答案,创新开发运行“八位一体”数字联合检查平台,让涉企检查“阳光运行、无事不扰”。该平台自2023年运行以来,全市涉企联合检查比例达51.7%,为企业松绑减负成效明显。
  所谓“八位一体”,指的是涉企检查计划“云匹配”、标准“云告知”、事项“云监管”、结果“云共享”、信息“云录入”、问题“云验收”、人员“云打卡”、行为“云监督”。
  “这8个‘云’中,计划‘云匹配’、标准‘云告知’,可让政府统筹有度、企业心中有数。”烟台市政府办公室审批改革推进科负责人赵国梁介绍,“事项‘云监管’、结果‘云共享’,可推动监管协同高效、执法精准到位;信息‘云录入’、问题‘云验收’,能确保检查实时记录、问题闭环整改;人员‘云打卡’、行为‘云监督’,可促进执法公平公正、权力阳光运行。”
  在入企检查前,除需紧急入企无法预提报的特殊情况外,相关部门需要至少提前7天通过平台提报检查计划。按照信用等级建立分类检查制度,建立涉企检查“白名单”,对信用评级达到良好以上的“白名单”企业,检查事项按限查或不查执行,切实做到精准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打扰。
  创新推行“主题式监管一件事”,将涉企检查分为餐饮、教育、工业等7个重点主题,按照“一家发起、众家响应”的原则,统一开展涉企检查,实现部门联合检查效率最大化,有效解决企业检查事项多、检查随意和标准不一等问题。
  目前,全市已梳理完成涉企联合检查主题式清单351个,2024年涉企联合检查比例达74.56%。
  如何做到“云监管”?烟台市依托平台云计算等数字化先进技术,深度挖掘数据内在逻辑,通过智能高效的数据分析,精准发现并锁定监管隐患,及时推送至相关责任主体,进一步现场核查,由“事后处罚”转为“事前预警”,检查结果在云端共享共用,全面提升监管工作智慧化、精准化水平。
  “云监管”解决了传统监管方式效率不高、精准度不够的问题。“AI视频行为分析”“资质到期电子预警”等智慧监管手段与涉企联合检查平台的衔接融合应用,有效解决了执法力量不足的监管痛点。目前全市104.22万个证照实现“资质临期电子预警”,平均每天推送预警信息数千条,有效改变了“以罚代管”的监管方式。
  以特种设备监管领域为例,通过比对税务系统入账数据与市场监管部门特种设备备案记录,累计发现使用未登记特种设备等违法线索3000余条,及时推送至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现场排查,有效解决传统监管模式取证困难、时效性差等问题,提升工作及时性、针对性和可靠性。
  针对检查信息录入和问题整改,数字联合检查平台还实现了与国家、省监管数据的上下贯通,并接入“山东通”移动端,实施全程云端录入检查信息、线上远程整改验收,为执法部门、执法人员和监管对象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执法人员检查前登录“山东通”移动执法应用,检查对象、时间、事项等信息自动载入,实时录入检查结果,信息同步推送至企业,实现无纸化现场监管。企业完成问题整改后,将整改情况上传数字联合检查平台,监管部门采取“云验收”方式进行核验,构建“线上反馈、线下整改、网上提交、云端验收”的工作闭环,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为促进执法公平公正、权力阳光运行,该平台建立“扫码入企”工作机制,检查人员扫描烟台企业电子营业执照二维码入企检查,平台自动定位“云打卡”。同时,推动企业和司法行政部门双向全流程监督,企业发现入企监管人员不扫码、执法不满意等问题,可线上投诉反馈,司法行政部门通过平台对部门入企检查情况全程监督。
  据统计,平台运行以来,累计规范执法方面问题2960项,形成全流程、全领域、全链条的监督网络,有效保障涉企检查规范运行。

□孙洪安 慕 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