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4-09
春日的草原大地,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走进园区,各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各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赶进度,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对标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2025年“六个行动”之一——助企行动目标任务,针对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推出一系列助企帮扶新举措,让企业减负担、得实惠、谋发展,一幅“春水润万企,百舸争流时”的经济发展图景徐徐展开。
精准助企见真招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提高政治站位,把助企行动作为政治工程、发展工程和民心工程,敢啃“硬骨头”,向改革要动力、要效益,为企业疏堵、赋能、减负。
——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开展“局处长走流程”活动,把多个业务条线工作中的“单项事”重构再造为企业视角下的“一件事”。
——推动公平竞争审查纳入法治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考核评价、改革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重要内容;信用修复网办率由2024年初不足5%提升至67.7%。
——开展“千企万户结对帮扶”行动,已有4876家企业同34848户个体工商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设立84个质量一站式服务窗口,为4000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4600个,减免费用5900多万元。
一系列利好政策,让市场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截至1月底,自治区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90万户。
自治区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助企行动全面铺开。通辽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一家特种设备安装企业申办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资质遇到难题后,指派专人协助申办,帮助进行资质审查,企业顺利通过鉴定评查。“市场监管部门真心实意为企业着想,给我们吃下了‘定心丸’。”企业拿到证书后感慨地说。
阿拉善盟现有2家肌酸生产企业,产量占全球产能70%以上。然而受政策等因素制约,企业只能从事原料出口业务。为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堵点卡点问题,阿拉善盟市场监管局协调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研究出台《内蒙古自治区运动营养补充品生产许可审查方案》,为办理一水肌酸生产许可铺平道路。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后,实现了由单一原料出口企业向特殊膳食运动营养补充品生产企业的成功转型。
化解融资“老大难”问题
融资难融资贵是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打出“组合拳”,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信用融资破局,普惠金融见实效。创新推出“个体蒙信贷”产品,整合市场监管、税务等12类信用数据,构建个体工商户专属评价体系。全程网上申办,贷款申请、合同签约、提款用款等环节审批时间从线下3至5个工作日缩短至最快半小时。截至目前,已为1.7万多户个体工商户授信贷款60.2亿元。
“质量+金融”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联合人行内蒙古分行、内蒙古金融监管局、内蒙古地方金融管理局推出“惠企质量贷”,面向重视质量管理、质量提升显著的企业,以企业在质量方面所具备的能力、资质及获得的荣誉为依据,为其提供贷款服务。
该局还联合各金融机构,在“个体蒙信贷”的基础上,为首批858户“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提供“一对一”专属金融服务。
乌海市搭建政企“连心桥”,邀请银行、民企和个体工商户参加政银企融资对接会,为37户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796万元。二连浩特市开展“问情服务”活动,大力推广“信易贷”政策,解决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题。
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出台《关于在全区市场监管系统推广“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模式的实施意见》以来,前移监管关口、坚守服务理念,护航经营主体持续健康发展,构建起新型亲清政商关系。
依据企业信用状况实施差异化监管,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切实减少检查频次,同步推出70项免罚清单。首创的“三书同达”制度,在送达处罚决定书时同步提供信用修复告知书和合规指引建议书,实现“惩戒—指导—重生”闭环。目前,已累计帮助11万多户经营主体重塑信用。
为给企业撑起“安心伞”,鄂尔多斯市创新推出自治区首个由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实施的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项目“暖商保”,为全市22.21万户登记在册且正常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性、普惠性保险保障。个体工商户无须办理任何投保手续,“免申即享”,直接参保,应保尽保。截至目前,“暖商保”项目为4044户个体工商户赔付1914.39万元。
“我们将多向发力,与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想企业之所想,解企业之所困,助力企业做强做大。”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振清说。
□丁晓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