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非公党建 > 

为民营经济构建更优发展生态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4-10

  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作为直面经营主体的“神经末梢”,承担着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责任。如何通过服务优化、监管创新与制度赋能,为民营经济构建更优发展生态?
  破除壁垒激发活力。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的首要任务是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准入的市场环境。福建省创新审批服务模式,推进企业信息变更、开办餐饮店和企业注销登记、企业迁移登记和企业数据填报5个“一件事”,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环节更少、周期更短、流程更优、成本更低的政务服务。一些地方通过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落实“非禁即入”原则,确保民营企业享有平等竞争地位。这些实践表明,通过数字化改革与流程再造,基层市场监管所正逐步破除隐性壁垒,让“准入即准营”成为常态。
  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监管不是发展的对立面,而是健康市场的基石。福建省开展制止和防范经营主体虚增工作“回头看”,建立健全登记数据动态监测机制、问题转办机制和纠错响应机制,推动全省登记机关全面清理各类经营主体数据和增速指标。有的地方开展“铸剑行动”,针对恶意比价、虚假宣传等乱象强化合规引导,让守法者感受“无事不扰”,让违法者承受“无处不在”的监管压力。
  从被动审批到主动赋能。现代市场监管的核心在于服务理念的升级。去年,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课题调研专班深入晋江市81家民营企业实地走访,充分了解民营企业诉求,助力打造一流市场化营商环境。这种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有效激发了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
  培育核心竞争力。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正成为民营企业提质增效的推手。福建持续简化“个转企”登记流程,1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个转企”工作的指导意见》,去年全省共办理“个转企”登记1729户。更值得关注的是,多地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破解融资难题。这些举措将监管资源转化为发展要素,推动民营企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的角色演进,折射出市场经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从准入便利到信用赋能,从严格执法到精准服务,当监管者既能当好“守夜人”筑牢安全底线,又能化身“园丁”培育创新沃土,民营经济必将迸发出更强劲的生机与活力。

□福建省晋江市市场监管局 吕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