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1
“我本来心里很担心,没想到他们不仅没处罚,还指导我整改。”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某五金店经营者陈女士收到了桐庐县市场监管局下达的《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让她感到惊喜又暖心。
自推行“大众创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改革以来,桐庐县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服务型执法”新模式,将执法重心从“事后处罚”转向“事前预防+事中帮扶”,实现监管力度与温度的有机统一。
此前,桐庐县市场监管局桐君市场监管所接到举报,称某五金店存在线上线下销售的部分产品未标注水效标识等违法行为。经核查,该店存在上述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在调查中发现,经营者陈女士仅有初中文化,长期独自经营店铺,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足。
“进货时没注意标识要求,线上平台的操作更是一窍不通。”陈女士坦言。考虑到其属初次违法、情节轻微且整改迅速,桐庐县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桐庐县初次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拓展事项实施意见》,决定不予行政处罚,并同步启动“定制化”帮扶。
执法人员现场结合同类案例详解标识规范,科普《水效标识管理办法》,指导进货查验要点。在执法人员的“定制化”帮扶下,陈女士签署《初次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书》,自愿承诺改正,并限期完成相应的整改。此外,通过发放“服务联系卡”,执法人员与陈女士建立长效沟通机制,通过及时提醒和答疑解惑,有效降低经营主体的试错成本。
桐庐县市场监管局以该案为切口,积极探索“预防为主、容错免罚、快办简案、严查要案、类案联治、闭环回访”的六维监管机制,既守住法律底线,又传递执法温度。今年以来,该局已对38起轻微违法行为实施“首违不罚”,并通过普法课堂、长效帮扶、信用评定等机制,助力经营者守法合规经营。
从“冷冰冰的罚单”到“暖融融的服务”,桐庐县市场监管局通过“服务型执法”的实践,为经营主体保驾护航,让法治文明的温度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盛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