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巴州三方发力织密织牢食品安全防护网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4-14

  本报讯 4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管局对外表示,该局坚持属地、主体、监管三方协同发力,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见效,织密织牢食品安全防护网。
  属地发力,夯实包保责任。巴州持续优化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将包保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实现责任落实无死角。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观摩等多元形式,开展包保督导培训超40场次,累计培训人员超3900人次,有效提升包保干部履职能力。针对高风险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推动行业主管部门落实包保责任,与教育、民政、卫生健康、文旅等部门建立包保督导与日常监管联动机制,凝聚监管合力。发挥示范作用,在全自治区率先开展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评选40名优秀包保干部,发布6期优秀典型案例。今年以来,巴州3879名包保干部对2.3万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展开全面督导,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63个次。
  主体用力,强化自我管理。巴州严格贯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紧紧聚焦“三类人”“三本账”“三件事”,实施食品安全总监记分制考核管理制度,强化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核,今年第一季度抽考率达52.3%。出台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吹哨人”报告奖励制度,发挥企业内部监督作用,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督,严格落实校园食堂“双食品安全总监”制度,开展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质量评价工作,并实施动态评估管理,全方位提升校园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同时,全面启动食品生产安全示范企业选树工作,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强化帮扶指导,以点带面推动自治州食品生产企业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监管加力,提升保障水平。巴州深化风险会商机制,进一步细化各部门在风险隐患排查中的职责,规范会商流程,建立每季度风险隐患清单,实施按期销号、闭环管理,确保风险管控到位。积极拓展社会监督渠道,创新建立网络餐饮快递小哥食品安全监督员制度,经严格筛选,确定41名外卖快递小哥作为义务监督员并向社会公示。加大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重点聚焦校园食品安全、旅游领域餐饮质量安全、养老和医疗机构等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以及网络销售食品和网络餐饮安全等关键领域,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今年以来,累计发现问题298个,责令改正148家次。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744批次,依法处置不合格食品5批次。组织开展“餐饮同查”“随机查餐厅”活动130次,发布“红黑榜”27家,通过舆论监督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陈玲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