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第六批制止餐饮浪费典型经验做法发布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4-16

  本报讯 4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协调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发布制止餐饮浪费第六批典型经验做法。
  此次发布的典型经验做法共5个,分别是江苏省出台学校食堂制止餐饮浪费工作指引、安徽省亳州市依托科技赋能推动制止餐饮浪费社会共治、湖北省武汉市积极做好大型餐饮单位反浪费工作、广东省佛山市通过“家庭—社区—餐饮企业”联动减少节日餐饮浪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多措并举制止农村餐饮浪费。
  其中,江苏省出台的学校食堂制止餐饮浪费工作指引,从健全管理体系、科学采购食材、安全存储食材、提高菜品质量、杜绝加工浪费、合理烹饪菜肴、优化供餐方式、监测餐厨垃圾等方面对学校食堂提出建议,指导全省各类学校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制止餐饮浪费。
  亳州市依托市食安数智管理平台,统一印制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智能公示牌,免费发放至餐饮服务经营主体张贴使用。消费者进店时,扫描公示牌上的商户“二维码”,即可对身边餐饮浪费现象进行在线监督。对餐饮服务经营主体落实制止餐饮浪费情况实行绿、黄、红“三码”精准监管,并将处理情况在平台反馈,实现监管部门、经营主体、消费者信息贯通、闭环管理。
  武汉市指导承办婚宴、生日宴等宴请活动的大型餐饮单位,与主办者签订《宴请主办者制止餐饮浪费自我承诺书》,主动劝导主办者理性消费;对自助餐单位开展“反浪费管理员”试点,每家设立1名“反浪费管理员”,对用餐过程中发生浪费食品的行为及时提醒和规劝。
  佛山市搭建“团圆饭光盘积分”平台,鼓励居民通过上传节日光盘照片兑换社区超市代金券,累计吸引约1.2万户家庭参与;联合餐饮协会推出“定制菜单”服务,根据用餐人数智能推荐菜品分量,引导顾客按需点餐,要求商家提供免费环保打包盒服务。
  凉山州与73个农村群体性聚餐专业服务加工团队签订反餐饮浪费承诺书,培训指导农村流动厨师等餐饮服务人员3106人次,发布《农村聚餐反浪费消费提示》,通过“村村响”广播以彝汉双语宣传,引导村民按需用餐、剩餐打包。

□周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