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5
本报讯 4月22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与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内蒙古分会场活动启动。活动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工作。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卢颖石、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局长吴振清、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心宇出席活动并致辞。内蒙古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内蒙古科研、高校、企业、金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代表、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部分委办局的负责同志近150人参加了活动,超14万人实时收看了视频直播。
蒋彤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内蒙古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抓好“六个工程”,开展“六个行动”,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强区战略,在知识产权领域厚植底蕴夯实基础。希望内蒙古继续发挥好自身优势,在知识产权强省强市建设中迈出更加坚实步伐,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营造全社会尊重和保护运用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卢颖石指出,内蒙古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成立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首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一大批知识产权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构建了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两条途径,优势互补的工作模式,严厉打击各类侵权假冒行为。在知识产权服务方面,不断优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为创新主体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吴振清指出,近年来,内蒙古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26.5%,商标有效注册量突破40万件,较五年前增长2.1倍;地理标志达234件,进入全国中游水平;稀土、乳业、新能源等领域多项科技成果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全球领跑,内蒙古知识产权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提供了有力支撑。
王心宇指出,呼和浩特市牢固确立知识产权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定位,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成立自治区首家知识产权法庭,获批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2024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6775件,占全自治区的42.5%,高价值专利2551件,占全自治区的46%。
活动举行签约仪式。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中心北京中心、天津中心,以及内蒙古、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知识产权局线上签署了《跨区域知识产权技术调查联合工作机制备忘录》。发布了《蒙古国知识产权保护国别指南》《德国知识产权保护国别指南》。
活动为国家级内蒙古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呼和浩特市分中心,以及5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10家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授牌;设立了4个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呼和浩特代办处盟市工作站;发布了2025年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例、质押融资十大优秀案例;启动上线了专利产业化产融协同平台(中知慧融)—内蒙古应用端,展示了内蒙古特种合金产业专利导航成果。
据悉,宣传周期间内蒙古将聚焦“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采用虚拟与现实技术相结合方式,将举办高校专利检索大赛等系列专题活动逾百场,预计覆盖人群超3万人次,全面营造“以知识产权为墨,以人工智能为笔,在创新的长卷上共绘未来新图景”的浓厚氛围。
□丁晓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