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新闻 > 

南通通州以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助力文明与民生双提升

发布时间:2025-04-25

小市场连着大民生,事关老百姓的“菜篮子”,更连接着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今年以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以农贸市场改造为切入点,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作为惠民生、补短板、谋福祉的重要抓手,以“绣花功夫”推进全区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实现文明升华与民生改善的“双向奔赴”。

针对农贸市场长期存在的“各自为政”“闭门造车”“情况不明”三大难题,通州区市场监管局牵头成立“农贸市场提升行动指挥部”,统筹多部门及14个镇(街道),构建四级联动机制。通过考察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制定“一场一策”改造方案,分批次推进市场改造。同时,开展全覆盖调研,梳理硬件老化、管理缺位等共性问题,形成《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首批21家问题突出市场优先改造,后续分批推进,确保精准施策。

在硬件升级方面,该局持续推动“老破旧”蜕变为“新地标”,通州区首批21家市场全面完成危旧建筑拆除、电路管网更新、检验检测专间增设等工程,消费者满意度显著提升。聚焦智慧赋能,该局构建“溯源+检测+公示”全链条监管体系,通过电子溯源、智能秤具等技术实现交易透明化,破解传统监管盲区,推动管理模式由“人盯人”向“云管控”升级。

“为加强服务提质,我们打破单一交易功能,融入社区食堂、便民服务点等多元场景,增设‘惠民自贸’专区,惠及低收入群体,让农贸市场成为传递文明新风、凝聚邻里温情的‘幸福港湾’。”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农贸市场提升改造离不开通过全社会的参与。为此,该局积极建立群众共建、多元共治、制度共管“三共”格局,组织群众座谈吸纳增设无障碍通道、优化停车位等科学建议60余条,推动群众从“质疑者”转为“支持者”。同时,整合城管、志愿者等力量,落实常态化文明管理,建立“红黑榜”激励商户守约履职,并同步制定《长效管理办法》,明确准入准出、卫生保洁等12项管理标准,填补管理空白,推动市场从“突击整治”转向“长效治理”,确保文明成果持久惠民。

□朱清渊   姜闻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