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新闻 > 

南京栖霞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专场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25

4月24日,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栖霞区专场活动——栖霞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合作伙伴签约暨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成果推介会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高新区举行。

栖霞区作为南京市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城区之一,依托18所高校、300余个科研平台和9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与转化。近年来,栖霞区始终坚持将知识产权作为区域发展核心战略,围绕专利驱动产业发展主线,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工作,通过政策、服务、保护“三位一体”协同发力,已成为驻区高校成果转化的“首选地”和知识产权创新的“热带雨林”。

image.png

活动现场,南京大学等5家区级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承担单位集中展示了超构材料、生物医药、智能电子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南京港机重工等7家市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代表现场获授牌表彰。其中,南京邮电大学向驻区企业许可使用专利836件次,彰显了栖霞区“知产”向“资产”转化的强劲动能。

随后,南京市栖霞区市场监管局与北京中知智慧、“我的麦田”知识产权金融平台等4家专业机构现场签订合作协议,着力构建“全链条、专业化”服务体系。栖霞区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通过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从专利申请到纠纷调解的全链条支持,让企业专注于创新,无后顾之忧。”

据介绍,2024年,栖霞区新增发明专利授权3458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2件,高价值专利培育总量突破6500件,PCT国际专利申请达148件,新增贯标备案企业57家、通过贯标企业17家,认定市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3家,备案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17件;新增贯标备案企业57家成功备案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17件,承担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项目1个,市级专利导航项目6个,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知识产权强企矩阵持续扩容。

image.png


这一系列丰厚成果背后,离不开专业支撑平台的持续发力。栖霞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作为区域创新“智库”,始终将企业需求作为服务的出发点,3年累计走访企事业单位128家次,完成专利查新144项、技术分析36项,提供咨询198人次。与此同时,依托高校科研资源,中心联合高校推出“先用后转”专利转化模式,推动产学研高效对接,促成康和生物与南师大320万元技术转让合作。此外,中心发布的《长三角人工智能专利分析报告》《失效专利现状分析》等16份决策支撑报告,为区域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从高价值专利的蓬勃涌现,到政、企、校、服协同的生态构建,栖霞区正以知识产权为笔,书写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这片知产沃土上,智力成果的“黄金效应”持续释放,为区域经济迈向更高能级注入不竭动力。

“未来,栖霞区将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在新型显示、数字医疗等6大产业链建立‘一链一图谱’专利预警机制,重点建设栖霞高新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联动南大科学园建设概念验证、中试熟化、资本对接‘三合一’转化基地,让‘纸专利’变身‘金钥匙’。”栖霞区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