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安全 > 

辟谣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4-29

保质期越长,防腐剂越多
  保质期越长≠防腐剂越多。食品的保质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食品的水分含量、含糖量、含盐量等。例如,高糖、高盐或高酸的食物,如蜂蜜、泡菜、醋等,由于它们所含的物质具有天然的防腐作用,因此能够延长保存时间,其保质期相对较长。
  外部因素:主要涉及食品的包装和生产工艺。一些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已经通过杀菌、密封等工艺处理,有效阻断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即使不添加防腐剂也能长期保存。
  换句话说,食物保质期的长短,跟防腐剂的多少并没有必然的关系,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只要是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合理使用防腐剂,不会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因此不必过度恐慌。

买到的橘子果皮变蓝是发霉了,吃了会中毒
  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橘子果皮变蓝通常是由于果皮表面的蜡质层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非发霉。例如,橘子可能在采摘、运输或储存过程中接触到含铜或铁的农药残留,这些金属离子与果皮中的天然成分反应,形成蓝色或绿色的化合物。这种现象虽然看起来不寻常,但并不表示橘子已经变质或发霉。
  发霉的橘子通常会有明显的霉斑、异味或果肉变软,而果皮变蓝的橘子如果没有这些特征,通常是安全的。如果果肉完好无损,剥皮后食用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当然,如果果肉出现异常,如变色、变味或发霉,则应避免食用。

来源:科学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