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4-29
本报讯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市场监管局建立公平竞争审查与合法性审核“双审联动”机制,通过强化四大关键环节的机制联动,有效破除制度性壁垒,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
据悉,该机制运行以来,累计审查存量政策文件675份,发现和整改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文件13份,废止或宣布失效文件113份,审查增量政策文件17份,审查效率提升40%以上。
为进一步强化公平竞争的政策导向,该局在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环节设置“双审”联合闸口,将公平竞争审查深度嵌入政府发文流程。对于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以区政府或区政府办名义发文的政策措施,若未经公平竞争审查会审,该局一律不予发文,通过严格把控发文流程,从源头有效杜绝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文件出台。
“我局利用公平竞争审查大数据平台,对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进行实时网上监测搜索、收集整理、分析评估,并组织专家人工复审。”钟楼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增量审查和存量自查过程中,该局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查找文本中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内容并标注。
针对疑难复杂问题,该局积极联系第三方专家,听取合理意见或建议,并及时反馈给起草单位参考,提高文件出台效率与公平竞争审查整体效能。
优化监督管理机制,压实审查主体责任。该局建立“三位一体”监督管理体系,通过实施实地检查机制与网上抽查检查制度,聘请专家和专业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实地到各部门对文件开展专业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即时督办整改。同时,推行审查督促提醒机制,对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政策措施,及时向起草单位发出提醒函,敦促起草单位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或停止执行,并依法向社会公开。
司法协同效能是提升审判质效、维护司法公正的关键举措,能进一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该局建立跨部门联合审查制度,司法部门将公平竞争审查纳入合法性审核必经程序,形成“双重审查、双重把关”工作格局。同时,针对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该局实行“公平竞争审查前置”制度,未经市场监管部门审查或未提出审查意见的,司法部门不予通过合法性审核,有效提升司法协同效能,实现审查标准统一、审查意见互通、审查结论互用。
“通过构建全链条、立体化的审查监督体系,我局实现了公平竞争审查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治’转变,从‘事后纠偏’向‘源头防控’转型。”钟楼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詹 石 刘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