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01
从荆楚大地到雅砻大地,一场跨越3000公里的质量提升行动为千年非遗技艺注入现代活力。近日,受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市场监管局邀请,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湖北省质检院)派技术专家深入山南市,开展为期一周的氆氇质量提升专项工作。
技术专家围绕“氆氇色牢度提升项目进展、产品技术壁垒及突破口、产业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汇报。“通过湖北省质检院引入先进技术和经验,我们有望从根本上解决氆氇产业的质量问题,推动这一民族瑰宝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山南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罗布次仁表示,此次鄂藏两地的技术协作,是边疆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监管的一次创新实践,为非遗技艺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范例。
作为藏族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氆氇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在项目推进会上,湖北省质检院与山南市市场监管局敲定质量提升“双轮驱动”方案,一方面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建立色牢度分级管控体系,集中力量解决多色系氆氇的色牢度问题,实现从“问题监管”向“源头治理”的转变与提升;另一方面是携手推进氆氇产品地方标准的申报工作,明确各类氆氇的色牢度、耐磨性等关键指标,推动产业化和市场化转型。
技术专家深入当地氆氇生产企业,对赭红色系氆氇的印染工艺进行全流程跟踪调研,走访交易中心,收集销售数据,采集热销产品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专业检测分析,系统梳理出染色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氆氇的质量提升路径。
刘书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