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新闻 > 

九江以红色引擎赋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01

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市场监管局机关第五党支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质量、标准、计量、认证等核心职能,以“党建+”思维为引领,创新打造“企质通、链质强”党建品牌,推动市场监管服务与产业链发展深度融合,为服务制造业攻坚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聚力“联建共建”,构建政企协同发展格局。支部以“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动”为抓手,探索“党建+产业链”融合模式,开创政企协同发展新局面。

结对共建强根基。坚持“党建实事”理念,切实履行好“为企业办好一件事、解决一个实际困难”工作要求,机关五支部创新建立党建助企、联建共建工作模式,与江西制氧机有限公司技术党支部签订联建协议,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携手企业增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先锋领航解难题。发挥党员干部先锋引领作用,指导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帮助企业梳理出质量管理改进措施建议10余条,助力江西制氧机有限公司斩获“市长质量奖”“江西名牌”等荣誉,并在全市名优企业展播和品牌故事大赛中推广先进经验。今年以来,第五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子、新方法,常态化启动入企走访调研工作,问需于企、问计于企,把党旗插在每一条产业链、每一个产业聚集区的质量战线上,建立“党员面对面”政企交流平台,已累计走访企业203家,收集需求问题447条,在市局党组的指导下梳理并启动扶链助企项目40余条。

暖心互助显真情。支部以“双向赋能”深化联建内涵,推动政企从“单向帮扶”向“同心共联”升级。2024年汛期,江西省制氧机有限公司党委主动响应全市防汛号召,由党委副书记带队,组织结对共建的技术党支部十余名党员骨干组成“红色慰问队”,奔赴长江大堤防汛一线,与市局党员干部并肩值守,参与巡堤查险工作。同时,企业向防汛一线捐赠了防汛物资。

实施“规范提升”,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支部以标准化、项目化、品牌化为路径,构建“党务+业务”双轮驱动机制,确保党建品牌落地见效。

建立党建引领发展机制。党建品牌的活力,离不开长效机制的保障。支部将党员业务工作指标完成情况、重点项目推进落实情况列入党员考核范围;党支部书记双向述职,将支部党建品牌运行情况纳入述职范围;做好党员,特别是支委和重点业务岗位同志的“党务+业务”双培训,切实提高服务能力。擦亮党建服务产业品牌。

聚焦“企质通、链质强”党建品牌核心主旨,将办好党建实事与推进市场监管服务制造业攻坚项目结合起来,创建“项目制党建”特色工作举措,点对点落实重点项目攻坚,助力企业实现质量技术攻关、关键领域突破等目标任务,尤其是在质量、标准、认证等方面积极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争先创优。激发党建以学促干动能。

立足市场监管服务职能,督促党员理论学习与重点项目推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组织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优良作风保障高质量发展。开展“清风护企”行动,进一步严格规范党员入企走访、为企服务等行为,坚决杜绝隐形变异“四风”问题。

强化“党建赋能”,打造产业发展红色矩阵。机关五支部依托质量业务职能构建红色矩阵赋能产业链转型,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与人才培育协同发展,为制造业升级注入新活力。构建“红心检测”体系。

加强产业链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有机硅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检验中心争创国家级中心,加快湖口新材料省级产业链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申报省级石化化工、精细化工、北斗终端芯片、茶叶等领域检验检测中心筹建。开展“红色培育”行动。

提升有机硅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效能,推进有机硅产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争创国家级行动区域试点,推动珍珠贝类产业创建省级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

实施“红链育才”计划。指导企业培育首席质量官、标准化工作总监、知识产权专员等质量管理人才,推广“质量管家”“质量特派员”等专家对接帮扶,充分发挥“红色导师传帮带”作用,建立“党建+人才培育”机制。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