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产权 > 

开启企业数据价值新引擎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5-07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和宝贵资源,被列为第七大生产要素。作为国家数据知识产权制度试点的先行地区,江苏省徐州市已成功登记107项数据知识产权,其中88项成功通过审查获得授权证书,并在全国率先许可应用于高校。徐州市还制订《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规范》地方标准,为数据知识产权交易的规范化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知识产权该如何登记和保护?4月22日,徐州市举办“数知彭城”数据知识产权研讨会,探讨数据知识产权领域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路径。
  徐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罗艳介绍,徐州市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旨在解决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核心技术及大量数据运用方面的保护问题,切实推动制度从理论走向实践。徐州市通过系统规划和实际应用场景,让数据知识产权逐步从制度框架迈向落地见效的新阶段。
  在实际工作中,徐州市重点解决企业关心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保护数据知识产权能给企业带来哪些效益,解答登记能否真正解决数据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二是数据知识产权如何登记,解答企业迫切需要明确的“哪些数据能登记”,例如零散数据与系统性数据集合的界定标准。
  徐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以“精准服务”破题,为企业开展定制化培训,培训活动覆盖500家企业,以案例教学解析登记价值,并建立“一对一”指导机制。
  徐州某商业银行在整合个人贷款、客户画像等数据时,该局派驻专家团队全程协助,从数据合规性审查到材料撰写提供全方位支持,最终助其成功登记5项数据知识产权。这不仅帮助银行规范了数据管理,还为其在信贷风控、精准营销等场景中运用数据提供了法律保障。实践证明,政策解读与实操指导结合好,就可以让企业从观望转向行动。
  徐州当地一家参与《哪吒2》场景设计的企业,其数据处理涉及具有专利价值的算法。该局主动靠前开展精准服务,建议企业先评估技术方案是否适合申请专利保护,若有价值,优先进行专利布局,再考虑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这样既能保护企业核心技术,又能以新形式对新业态进行保护。
  “这些看似烦琐的细节,为数据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和成果转化奠定了基础,确保制度真正发挥作用。”罗艳说。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路径。通过数据知识产权的权益保护与应用,企业不仅能够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更在数字经济竞争中构筑起护城河。
  徐州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徐州专利成果转化可视化研究数据库》,构建了从数据标准化加工、系统化登记到数字化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的全闭环体系,通过数据知识产权的合法确权,为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资产支撑,解决数据开发过程中的法律和市场信任问题。数据显示,仅2024年,该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可视化业务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0%。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为数据集合和衍生产品提供了数据权益保护,企业因此能够放心大胆地进行大规模数据开发,不再担忧技术成果被盗用。通过“免费授权+增值服务”的合作模式,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建立了高效协同的创新机制,形成持续发展的数据生态闭环。
  目前,数据知识产权许可已在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工程学院等6所高校成功应用。该模式通过建立专利可视化数据库,将抽象难懂的“专利语言”转化为直观生动的三维立体图和动态建模视频,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专利内涵,为后续专利转化和商业运用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一许可模式下,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刘强团队的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创新及核心技术已成功实现转化,助力企业累计产值超过1.2亿元。

□徐仕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