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5-07
在电商蓬勃发展的当下,第三方测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成为消费者购物决策的重要参考。然而,当前第三方测评领域乱象丛生,虚假测评、自定标准、“商测一体”等问题频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提升测评质量、规制行业乱象迫在眉睫。
第三方测评本应秉持客观、公正、专业的态度,为消费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产品信息,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搭建起信任的桥梁,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可如今,部分测评博主和机构被利益蒙蔽双眼。一些博主为获取高额报酬,与商家勾结,对产品进行虚假夸赞,将劣质商品吹嘘成“好物”;有的自立标准,使得测评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公信力,同一产品在不同测评下结论大相径庭,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要让第三方测评回归本质,提升测评质量,需多方协同发力。
监管部门应完善法规制度,明确第三方测评的准入门槛、评测标准以及法律责任。一方面,严格审核测评机构和博主的资质,将不符合条件的主体拒之门外;另一方面,统一评测标准,避免因标准不一导致的结果混乱。对于虚假测评、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力震慑。比如,一旦发现虚假测评,可对相关机构和个人处以高额罚款,并责令其公开道歉、赔偿消费者损失;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自律作用,积极制定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通过开展培训、认证等活动,提升测评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建立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对诚信经营的测评机构和博主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规者进行曝光和惩戒,督促行业内主体自觉遵守规则。
平台方也需履行好管理责任,加强对测评内容的审核。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测评账号和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虚假测评、广告营销等违规行为;建立用户反馈机制,鼓励消费者对不实测评进行举报,对查证属实的举报给予奖励。
测评机构和博主自身要坚守底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客观、公正、专业为准则,认真做好每一次测评,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主动公开与商家的合作关系、测评标准和方法等,提高测评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深入了解产品特性和行业动态,确保测评结果的准确性。
消费者也应提高辨别能力,理性看待测评结果。不盲目跟风,多参考不同来源的测评信息,结合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作出购买决策;遇到虚假测评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平台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
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才能有效规制第三方测评乱象,提升测评质量,让第三方测评真正成为消费者的“购物参谋”,推动消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前行。
□卓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