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人工智能赋能市场监管纠纷化解再提速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5-08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作为平台经济大区,各渠道接收的网络消费投诉举报以平均每年35%的速度递增,年受理量已超百万件,网购纠纷处置压力与日俱增。
  为缓解海量网络消费纠纷化解压力,营造更优网络消费放心环境,余杭区市场监管局紧扣改革创新核心,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小切口”精准破题,正式上线全国首位“AI调解员”,成功打造“纠纷和解在平台,矛盾化解不出网”的“余网枫桥”消费维权品牌,有效推动市场监管现代化转型进程。

创新人工智能应用,重塑调解流程新架构
  区别于传统话务机器人,“AI调解员”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能与消费者进行人性化沟通。在向消费者了解纠纷详情的过程中,可以准确、快速地应答各种开放式问题,面对对话被打断等突发情况时,能够灵活地调整对话节奏和方向,在极短的时间内收集更多纠纷相关信息。上线以来,已完成10万件消费者端“预调解”,消费者端接通率达93%,12%纠纷无须人工介入,成效显著。
  在调解各环节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网络纠纷24小时自动受理、初查分流、发送受理短信,有效解决了人工受理的时间限制、前期取证沟通周期长、办结后反馈收集不及时等问题。
  围绕重点人员、区域、问题、产品、企业等开展多维度智能分析,梳理归集调解数据,完善分析模型进行分析评估并一键生成报告,结合智能分析中发现的企业经营漏洞,点对点开展行政约谈、合规指导,实现人工智能对网络市场监管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方位赋能。

完善在线调解平台,夯实纠纷化解硬根基
  打造全国首个网络消费纠纷在线调解一体化数字管理平台,突破监管部门与电商平台间的数据壁垒,实现网络交易数据自动化调取,同时迭代开发多方通话和在线视频调解功能,自动记录调解过程并智能转化成调解协议文本,显著提升调解质效。累计调解各类网络消费纠纷200万余件,实现投诉初查反馈率和投诉按时办结率双100%。
  利用算法开展检索比对和类案分析,精准锁定“同一人同一事”“一类人一类事”,对于相似纠纷,统一办理标准,形成调解范式。通过人工智能对优秀调解案例的学习,不断完善提升,供调解员学习提升调解技巧,提升消费纠纷调解工作的整体效能。

拓展多元智能应用,开启调解改革新篇章
  联合中国计量大学,依托电子商务监管教研实践基地,聚焦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等新消费模式,分析相关纠纷特点、类型和潜在风险,制定针对性策略规范和调解流程。归纳提炼易产生恶意索赔的纠纷情形和特征,对重点人群分类标识,制定对应的化解策略,合理分配行政资源,共同推动网络消费纠纷的有效化解。
  深化与公安等部门间的协同,将“AI调解员”引入110警情处置,充分沟通报警人和商家,每日进行网络纠纷重复警情分析及闭环处置跟踪,确保纠纷得到合理、公正的解决,当前重复报警率已降低至30%。
  运用超200万条投诉举报数据对AI深度训练,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题,“AI调解员”反应时间从原来的3秒缩短至0.7秒。与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联动探索,在完善AI大模型基础上,优化产品易用性,简化操作,推动“AI调解员”在12315系统上的运用。

□王晓华 陈宇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