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构建精准高效信用监管机制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5-08

  2024年,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开展“信用提升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为主线,以当好各类经营主体的“娘家人”为目标,加快构建精准高效信用监管机制,以良好信用软环境为全省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多点突破提升,信用赋能成效充分彰显
  “年报+”服务亮点纷呈。创新“年报+移动端”服务模式,构建短信精准推送、短视频宣传等全媒体矩阵,累计发送年报提醒短信122.5万条次,制作发布宣传作品40余件,其中5件入选全国优秀展示作品。全省企业年报公示率连续9年超过90%,2023年达93.26%。
  信用修复提质增效。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优化经营主体信用修复机制的通知》,建立微错容纠、容缺办理等机制,将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办理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全年依申请完成信用修复54.39万条次,同比增长45.58%。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与发改委共享数据43.84万条,构建起“修复—共享—互认”全链条服务体系。
  专项任务高效落实。建立大型企业年报信息“双随机”核查机制,排查发现35家大型企业隐瞒拖欠账款信息,涉及合同122个、金额5738万元。高效处置市场监管总局移交的61条拖欠账款线索,核查失信企业30家。开展会计师事务所专项抽查,对17家问题机构依法处理,结果同步通报相关部门。

高位统筹推进,信用监管效能实现跃升
  风险分类精准监管。完善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实现319万户企业分级分类监管。2024年支撑全省各部门“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31.18万户,其中市场监管系统开展抽查任务1.02万个,抽取企业19.96万户,差异化抽查占比超过50%,部门联合抽查占比近70%,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失信惩戒形成震慑。依托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建立信用约束“天网”,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与各类专项行动深度融合。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协作,建立重大案件线索移送机制。全年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63.25万条次、严重违法失信名单155个。

多维发力攻坚,信用监管基础持续夯实
  智慧监管平台升级。完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升级改造,新增年报数据筛查、小程序对接等功能。在省政务服务网推出“企业数据填报一件事”服务,按期完成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建设,为全面实现信用修复“一网通办”奠定坚实基础。
  数据质量显著提升。发挥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牵头部门作用,累计归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16类信用数据9710.73万条。开展五轮问题数据专项整治,不断完善数据归集筛查校验机制。
  创新实践成果丰硕。支持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智慧+信用”监管,以点带面提升监管质效。指导鹤壁、南阳、漯河、济源示范区扎实推进全国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创新试点工作。各地数字赋能监管创新做法形成“雁阵效应”。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庆 凌



编辑点评
   信用监管是现代市场监管体系的重要支柱,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抓手。从“年报+”服务的精准推送,到信用修复的提速增效;从风险分类的差异化监管,到智慧平台的升级改造,河南的实践充分体现了信用监管的“温度”与“力度”。特别是跨部门协同机制的建立,实现了信用数据的共享互认,形成了监管合力,为全国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信用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期待河南继续深化信用赋能,推动信用监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贡献更多“河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