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5-08
消费信用体系建设,既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密钥。从2019年政策破冰到2025年系统布局,我国消费信用体系历经“立柱架梁”的制度奠基期,迈向“精雕细琢”的生态构建期。这一过程不仅折射出国家治理能力的跃升,更彰显了以制度创新激活消费潜能的战略智慧。
当前,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作用愈发凸显,但信息不对称、维权成本高等问题仍制约消费活力释放。消费信用体系通过十大核心机制的协同发力,将抽象的信用转化为可量化、可追溯、可应用的治理工具:从分级监管的精准施策到“信用+”工程的场景延伸,从失信曝光的刚性约束到信用修复的柔性包容,既为消费者构筑“敢消费”的安全网,也为经营者铺设“愿让利”的信任桥。特别是《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的三大转型方向,标志着我国正从“信用管理”迈向“信用赋能”,使信用价值深度融入经济肌理。
站在新起点,消费信用体系建设仍需破解数据共享壁垒、平衡激励约束尺度等难题。但可以预见,当“信用有价”成为全民共识、“守信受益”化作市场法则,信用必将为驱动消费升级、涵养商业文明注入澎湃动能。这不仅是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动注解。
□菓 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