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新闻 > 

融水严打农村假冒伪劣食品

发布时间:2025-05-10

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整治农村食品市场乱象,严查严打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守护农村地区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农村食品市场原料污染、制假售假、欺骗误导消费三大突出问题靶向发力。”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原料污染治理领域,该局坚决打击使用来源不明肉类原料、污染物超标的植物源性食品原料,以及不符合标准食用农产品等违规行为;针对制假造假现象,严厉查处无证生产、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生产侵权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大力整治线上线下销售“三无”“山寨”食品,以及虚假宣传等误导消费者的问题,全方位筑牢农村食品安全防护网。

“在整治举措上,我局实施多维度治理。”该负责人说,在生产环节,融水市场监管部门对农村食品生产小作坊开展拉网式排查,从原料采购使用到食品添加剂规范、产品标识合规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责令停产,并对问题食品及原料进行封存处理。在销售环节,线下紧盯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小商店等重点区域,对“三无”“山寨”食品开展地毯式清查;线上强化对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等新兴销售渠道的监管力度,督促平台严格审核入网商家资质,及时下架存在违规宣传、质量问题的食品。此外,进一步增加食品抽检频次和覆盖面,聚焦食用植物油、酒类等农村消费量大的食品品类开展重点抽检,对抽检不合格食品迅速启动核查处置程序,做到“发现一批、查处一批、震慑一片”。

“我们既要以雷霆之势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也要通过宣传引导凝聚社会共治合力。”上述负责人说,该局将结合当地民族传统节日,采用山歌传唱、知识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广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升村民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增强维权意识。同时,着力构建与多部门协同联动沟通协作机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推动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向长效化、常态化迈进,为农村群众饮食安全保驾护航。

□黄颖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