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2
江西省鹰潭市现有唯一一家农批市场——大唐农博城,总占地300亩,首期规划为24万平方米,目前共有蔬菜、水产、水果批发经营户47户,日交易量600吨左右。鹰潭市市场监管局在“快”“准”“强”“联”上下功夫,自2月11日开始率先在全省实施农批市场监管联动工作,取得成效。
“快”字为先,确保问题食用农产品不流出市场
监管执法“快”,启动夜间监管模式。根据农批市场交易特点,坚持做到2名监管人员、2名快检人员每周3次、每次23时到次日4时,开展快检抽样检测、法检送样、溯源查流等监管执法工作。截至目前,共开展36次夜间监管工作。
发现问题“快”,创新快法检联动“211”工作法。对重点食用农产品2小时完成快检速测,快检速测阳性的1小时完成快检复测、监督抽检抽样和溯源登记,监督抽检1个工作日出检验结果,提高监管联动工作效率。截至目前,27批次快法检联动均实现及时出结果、及时处置。
处置问题“快”,实施问题前处置措施。对快检速测和快检复测均为阳性,且蔬菜品种阳性值为限值3倍(含3倍)以上、水产品阳性值为限值2倍(含2倍)以上的,以及阳性值为不得检出项目的,立即实施前处置措施。前处置措施采取下发书面通知、问题产品就地封存形式,同时做好溯源查流工作。截至目前,共暂停销售、就地封存问题食用农产品近千斤。
“准”字为要,提高靶向性和准确率
找“准”问题,实施重点品种快法检联动。根据鹰潭以往食用农产品抽检结果,结合近期全省抽检数据,确定部分重点农产品实施快法检联动,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动态调整重点品种,提高问题的靶向性。目前确定了豇豆、芹菜、辣椒等14个品种作为重点品种进行快法检联动。截至目前,共开展快检速测364批次,问题发现率较2024年提升近300%。
用“准”方法,实施“快检速测+快检复测+监督抽检”模式。构建快检速测打捞问题、快检复测验证问题、监督抽检确证问题工作机制。快检复测样本的抽取与监督抽检样本抽取同时进行,提升符合率;在快检速测上适当提高抽取量,增强样本的代表性;针对黄鳝等水产品存在的药物代谢问题实行快检二联试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监测方法,提高准确率。截至目前,问题符合率达到71.42%。
“强”字为基,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全面贯彻落实总局81号令,强化市场开放方和入市经营户的主体责任。及时公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结果和市场管理有关制度;建立入场销售者档案,完善入市经营者的字号、地址、姓名、联系电话、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资料;进行入市查验,及时查验进货凭证、产品质量合格凭证、进货数量、品种,对没有产品质量证明的开展快检。
“联”字为本,实行食用农批市场联动监管
信息互“联”。强化部门间信息互联。将农粮部门掌握的本地食用农产品生产商、收购商销售信息与市场监管部门掌握的农批市场、农贸市场溯源信息进行关联,强化区域间信息互联。加强与食用农产品上游批发地所在市场监管部门信息互联和工作协查,通过部门和区域互联信息掌握全市食用农产品溯源流向情况。
工作互“联”。定期召开农粮、公安、卫健等部门参加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会,通报食用农产品监督检查、抽样检测、执法办案、风险监测情况。不定期交流工作动态信息,建立抽检信息、监测信息、案件信息等互动工作机制。
(赖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