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创新驱动与标准引领“双轮并进”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5-13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日前公布2024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优秀案例名单,“成都市首个知识产权‘两超一集’一站式服务创新主体”案例脱颖而出,成为四川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级示范性案例。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四川天府新区在知识产权服务创新领域取得突破,更为全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服务工作提供了可推广的“天府经验”。

打造“两超一集” 开启知识产权服务新体验
  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成都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创新推出的知识产权“两超一集”一站式服务创新主体,集“商标超市”“专利超市”和“综合集市”于一体,打破传统知识产权服务的固有模式,将原本分散、复杂的知识产权服务整合优化,实现全链条服务集约化。
  在“商标超市”里,企业可以像在普通超市挑选商品一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商标注册、商标续展、商标变更等服务。“专利超市”则为企业“上架”了专利申请、专利检索等全方位服务产品。“综合集市”有专利预审、维权保护、开放许可、金融服务等多种功能,满足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多元化需求。
  该模式一经推出,便吸引众多创新主体关注。在“两超一集”现场推广活动上,超200家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和企业参与,工作人员现场受理各类公共服务事项超过100项,促成供需对接签约50项。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签订《成渝地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合作框架协议》,组建跨区域公共服务联盟和专家库,形成成渝知识产权资源库。这一系列举措,有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跨区域融合,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线上线下融合 构建全方位服务网络
  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化知识产权服务供给,整合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多措并举打造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生态。2022年,四川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成都中心(以下简称运营中心)成立,其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模式为区域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局线上依托运营中心网站,提供政策申报、业务咨询、政策解答等快捷功能,在线操作实现知识产权“申请+受理+展示”,目前已发布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专利供需信息2000余条,为创新主体提供展示平台。线下建成集公共服务、展厅、路演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载体,企业根据自身需求获取个性化服务方案。同时,运营中心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惠企入园”、知识产权“五进”计划等,为重点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定制化服务,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知识产权战略规划,解决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另外,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成都受理窗口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零见面”完成初审、“最多跑一次”实现领证等服务措施。截至目前,窗口累计受理商标业务超14.1万件,累计助力企业融资42.8亿元,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量在全国356个窗口中名列前茅,连续3年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表扬。

标准化赋能 提升服务管理效能
  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深知标准化建设对于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的重要性,积极推动“两超一集”成果标准化,持续践行公园城市标准化建设理念,深化知识产权领域的改革创新,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工作。
  近年来,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发布了《四川天府新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制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管理规范》,并纳入公园城市建设标准化体系,向全区推广。该标准对四川天府新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管理内容作出详细规定,通过明确服务事项、规范服务流程,让企业能够更加清晰了解知识产权服务内容和办理方式,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了服务透明度和可预期性,进一步推动了知识产权服务精细化、便捷化和标准化。
  2024年,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举办各类知识产权培训交流17场,内容涵盖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解读、专利撰写技巧、商标品牌建设等方面,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累计辅导近400家新区企业通过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备案;累计服务托管企业突破1200家,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专利申请、商标注册以及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融资等各类咨询1100余次。
  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引进更多专业人才,深化知识产权领域合作与交流。在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标杆化发展上,将加快形成可量化、可示范、可推广的公园城市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为实现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颜 伟 通讯员 张何祖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