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5-21
食品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市场监管局始终秉持“四个最严”要求,以食品安全“雷霆行动”为抓手,全力以赴构建全链条食品安全防线。
在“雷霆行动”行动中,我们通过建立“系统排查—靶向整治—质量提升—社会共治”四维联动机制,以及“风险管控、示范引领、信用监管、社会共治”四位一体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全面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企业主体三方责任,直面食品产业全链条监管难题,力求各个击破。截至目前,赤峰市累计排查生产经营主体2.88万家,成功消除风险隐患3305个,逐步绘就“全域覆盖、全程管控”的食品安全治理崭新画卷。
立体化排查 筑牢风险防线
建立“十必查”工作机制,聚焦食品产业十大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系统化排查。一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督促企业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二查食品添加剂合规使用,确保食品添加剂使用合法合规;三查问题产品溯源管理,让问题产品无处遁形;四查特殊食品经营规范,保障特殊人群饮食安全;五查农村牧区食安治理,补齐农村牧区食品安全短板;六查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守护百姓“菜篮子”;七查肉类及肉制品质量安全,把好群众“肉盘子”;八查校园餐安全保障,呵护学生健康成长;九查集体用餐风险管控,严防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十查网络餐饮服务管理,规范新兴餐饮业态。目前,已完成首轮全域排查,共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654份,做到风险点位动态清零,为食品安全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靶向化整治 彰显执法效能
我们聚焦五大民生关切领域实施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一是开展校园餐守护行动,对校园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严惩重处,让孩子们吃得放心;二是开展外卖餐饮净网行动,线上线下同步出击,严厉打击“幽灵外卖”、资质造假等乱象,净化外卖市场;三是开展集中用餐单位规范行动,严防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同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四是开展肉类市场清源行动,对来源不明、未经检验检疫、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畜禽产品一追到底,保障群众食肉安全;五是开展食品添加剂透明行动,要求企业合法使用和标注食品添加剂,严厉打击“两超一非”行为。截至目前,全市已查处各类食品安全案件235件,移送公安部门立案侦查1件。
精准化服务 助推产业升级
在对企业严格监管的同时,为企业发展“开良方”,实施“监管+服务”双轮驱动。在“千企万坊”帮扶工程中,赤峰市市场监管局建立“一企一策”帮扶机制,为19家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量身定制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方案;深入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开展“体检式检查+精准化帮扶”,因“病”施治,帮助企业查找问题、解决难题。在优质企业培育工程中,加强新规宣贯科普,指导企业优化管理制度,培育“放心消费单位”37家,打造“放心餐饮街”2条。在农批市场提质工程中,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快检实验室运行,月检验量突破3000批次。“雷霆行动”开展以来,共走访食品生产经营主体783家,开展培训26场,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覆盖数千人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59个,为食品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多元化共治 凝聚监管合力
创新监管机制,全力打造多方参与、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在协同监管方面,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形成全市食品安全监管“一盘棋”。纵向建立市、县、所三级协同检查网络,上下一心、同步行动;横向与公安、农牧等部门联合开展“春雷”利剑”等专项行动,形成行刑衔接闭环。召开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会,共享监管和检验信息,共同研判风险隐患,制定防控措施。在社会监督方面,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监督,各级人大代表通过实地调研、座谈等形式,为食品安全工作建言献策,督促政府和相关部门履职尽责。同时,赤峰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利用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全方位拓宽“雷霆行动”影响广度。开展“百姓点检”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市场、进景区活动,让食品安全理念深入民心。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