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产权 > 

莓茶香溢产业兴 地标护航好“钱景”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5-21

  “张家界莓茶”,植物学名“显齿蛇葡萄”,在目前所有被发现的植物中黄酮含量最高,被誉为“黄酮之王”。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是中国最大的莓茶产区,2020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永定区“莓茶之乡”称号。2021年,“张家界莓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获批湖南省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项目。
  近年来,永定区市场监管局以创建“张家界莓茶”省级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为契机,通过政策引领、标准先行、科技赋能、协作联动等举措,全面构建地理标志保护体系,推动莓茶产业提质增效,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

政策引领,夯实保护基础
  永定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成立专项工作组,出台《创建张家界莓茶省级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参与”的工作格局。该局联合法院、检察院、农业等部门建立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机制,累计开展专项执法行动20余次,监测并处理网络违法宣传线索14条,有效维护地理标志市场秩序。

标准先行,提升产品质量
  示范区坚持“标准化+品牌化”双轮驱动,制定《张家界莓茶加工技术规程》等2项地方标准和《张家界莓茶总黄酮的测定》《张家界莓茶质量等级评价》等7项团体标准,建成绿色标准示范园5.5万亩,带动全区莓茶绿色标准化种植10万亩。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莓茶“从田间到舌尖”全程监管,抽检合格率连续三年达100%,为品牌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激发创新活力
  创新开展莓茶产业专利导航,分析全国1757项相关专利,发布产业技术发展报告,引导企业新增发明专利18件,其中6件已被认定为高价值发明专利。通过专利布局规避风险,推动莓茶深加工技术升级,延伸产业链条。联合学校开展“小小宣传员”短视频大赛等特色活动,借助新媒体扩大品牌影响,提升品牌价值。

协作联动,构建保护机制
  示范区积极探索跨区域协作机制,与武陵源、慈利、桑植等区县签订《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宣传推介和执法行动,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执法联动”保护合力。2024年,永定区市场监管局与区法院、区检察院签署《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框架协议》,建立纠纷快速调解机制,为地理标志产品保驾护航。充分发挥张家界市莓茶协会作用,严格商标授权使用管理,助推地理标志产品高质量发展。

破茧成蝶,迈向产业高地
  “张家界莓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创建以来,新增授权企业68家,总授权企业100家,莓茶生产企业专用标志使用覆盖率达88%,年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带动9.06万农户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永定区罗塔坪乡成功入选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张家界莓茶”品牌入选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全国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清单,成为湖南省地理标志保护促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典范。

□邓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