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5-22
近年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要求,借全国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之势,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组合拳”,通过创新监督机制、优化服务效能、规范执法行为等举措,推动行风建设落地见效、走深走实,有力促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在国家食品安全、药品安全、质量、知识产权保护4项考核中连续获得优秀等次。
创新监督机制 让问题整改“掷地有声”
青岛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张贴在商家门口的“放心码”。消费者扫码后,商家经营范围、消费投诉、信用状态等信息一目了然,监督哨所延伸到消费者指尖。“放心码”不仅打破餐饮消费信息壁垒,还有“直通老板”“我要投诉”等互动功能,让消费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自推行以来,青岛市已对近7万家餐饮单位赋码,消费者累计扫码超35万次,餐饮类消费投诉比以往下降28.19%。这不仅是技术赋能,更是监管思维的转变。青岛“放心码”的创新实践,正是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专项行动的生动缩影。
据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搭建15个“三级联动”工作链,省局抓总、市局推进、基层落实,形成高效协同“一盘棋”格局。2024年,全省系统行风建设公众满意度比上年增长23.97个百分点。
此外,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以行风建设为突破口,坚持把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着力点,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抓手,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处长高青松表示,随着实施电子营业执照核发改革试点、连锁食品经营许可便利化审批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政务服务从“能办”转向“好办”,从“被动受理”转向“主动服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推进智慧监管 让诚信企业“轻装上阵”
“以前各部门检查频繁,现在明显减少多了。”日照市某建设企业相关负责人杨先生说。作为首批纳入“白名单”的企业,他切实感受到监管方式转变带来的便利。
据了解,该企业业务范围广,每年面临不同单位的各项检查。“白名单”管理措施实施后,企业检查频次明显减少。
“白名单不是放松监管,而是精准监管。”日照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苑芳涛表示。日照市局将连续3年无违法违规记录、信用评级良好的企业纳入“白名单”,实施“非必要不现场检查”的监管模式,既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又能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同时,配套推出送法进企业、政策鹊桥等服务举措,实现从“重监管”向“重服务”转变。
为给企业减负增效,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对460余万家企业实施动态分类。2024年,全省通过加强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累计减少入企检查20.9万次,问题发现率较分类前提高33%。
规范执法行为 让监管“有温度有力度”
在泰安市,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开展执法检查时,第一时间开启执法记录仪,现场所有执法音像通过5G网络实时上传政务云。执法人员只能回看视频,不能修改或删除视频,确保执法过程真实可溯。
为规范执法行为,山东省市场监管系统在实践中创新手段,并从制度层面筑牢根基。山东省出台692项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和裁量基准,制定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24类148项规范要求,建立重大案件联合执法、挂牌督办机制。积极探索服务型执法模式,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执法体系,实现执法力度与温度并存。
山东省还连续两年召开行政执法会议,加强监管执法一体化统筹,着力提升执法办案规范化水平,让规范执法成为市场监管的鲜明底色,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陈 萍 陈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