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30
端午佳节临近,粽子等节令食品进入销售旺季。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粽子食品安全执法检查,深入排查风险隐患,规范经营者行为,全力守护市民节日餐桌食品安全。
5月28日,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来到一家位于新华东街的连锁超市。在粽子销售专区,蜜枣、鲜肉、蛋黄等口味粽子礼盒分门别类摆放在货架上。执法人员首先向超市工作人员索要在售粽子的进货凭证、检验报告和进销货台账,并随机打开礼盒包装,对生产日期和真空包装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在专门存放粽子的冰柜前,执法人员使用测温仪探入冰柜内部进行检测,屏幕显示-19.8℃,符合冷冻食品贮存标准。“冰柜的除霜过程中温度会高于-18℃,冷柜商品堆放遮挡出风口也会影响制冷效果,这些细节问题必须重视!”执法人员检查所有冰柜的温度监测记录后叮嘱超市工作人员,节日期间冷冻食品销售量大,更要加强巡查,确保冷柜温度稳定在-18℃以下。
随后,执法人员对现场加工制作粽子的加工间进行检查,要求现场加工的粽子要保留原料进货凭证,加工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的标签要醒目粘贴。
“在检查粽子礼盒时我们会重点查验粽子的进货来源、外包装信息和合格证明文件,对需要冷藏冷冻的真空包装粽子我们还要检查冰柜冷柜的实际温度是否符合要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科科长祁宇光说,现场加工制作的粽子也是他们的检查重点,粽子叶、糯米、豆沙、鲜肉等食品原材料必须做到来源正规、质量放心且能够追根溯源。
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市民,购买粽子要选择具备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商场超市,仔细查验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外包装信息,以免买到过期食品。购买真空包装粽子还要检查是否漏气、胀袋,散装鲜粽观察粽叶是否完整,有无霉点。
(裴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