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6-05
作为地方特色美食名片,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螺蛳粉产业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柳州市做优做强螺蛳粉产业,一个覆盖农业、食品工业、电子商务等领域的螺蛳粉产业加速形成。
在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柳州市在组织领导、业务培训、包保督导、问题整改、建立联合实验室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通过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强化领导干部对螺蛳粉生产企业包保督导,有效提升产业食品安全水平,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强化组织领导 构建责任体系
柳州市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安排螺蛳粉产业食品安全工作。全市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包保干部台账,市委、市政府领导提级包保螺蛳粉生产龙头企业,实现全市136家螺蛳粉生产企业、174家原材料配套企业100%包保。各级包保干部切实履行职责,深入企业开展督导检查,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食品安全状况,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去年,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突破7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带动30多万人就业,产业规模持续领跑全国特色食品行业。
加强业务培训 提升能力水平
为增强包保干部和企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其业务能力,柳州市每年组织开展多轮次、多层次的业务培训。除针对包保干部举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专题培训班外,重点针对螺蛳粉生产企业分批分片举办宣传培训,内容涵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质量管理体系、风险防控等,有力提升企业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近年来,柳州市累计为螺蛳粉生产企业开展“送教上门”活动120次,培训企业人员超8000人次。全市螺蛳粉生产企业“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建立率达100%,企业食品安全风险自查报告率达100%。
严格督导包保 落实闭环整改
在督导检查中,包保干部采用实地督导、短信督导、线上督导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督导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对于规模较小、分布较散的C级企业,充分发挥乡镇干部、网格员、协管员作用,采取线上指导、实地抽查等灵活方式进行督导,提高督导效率。去年,全市通过“实地+线上”督导模式,对136家螺蛳粉生产企业实现全覆盖检查,建立问题发现、通报、整改、复查的闭环管理机制。
包保干部在督导检查中一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报给市场监管部门和企业,并跟踪督促企业整改落实。市场监管部门根据包保干部通报问题,及时调查核实,依法依规处理,并指导企业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通过闭环管理,全市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有效消除,问题整改率100%。
建立联合实验室 破解检验难题
针对部分中小微型企业出厂检验不严谨、检验能力不足等问题,柳州市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园区内中小微型螺蛳粉生产企业整合检验场所、仪器设备和检测人员,组建联合实验室,实现检验能力共享,降低了企业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成本,有效解决中小微型螺蛳粉生产企业出厂检验落实难等问题。同时,依托联合实验室设立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企业联络站,在包保干部、监管部门和企业之间架起了交流沟通的桥梁。
柳州市新兴食品联合实验室自2023年建成以来,已覆盖园区70%以上的螺蛳粉配套企业,每年为企业节约检验成本超500万元,检测周期从7天压缩至5天。依托联合实验室技术支撑,中小微企业产品出厂检验合规率提高至95%以上。柳州市螺蛳粉产业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在提质增效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全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魏国华 罗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