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09
5月28日,河北省邯郸市农村食品安全知识网络公开课第一期正式开讲,在线观看群众超2万人,农村群众纷纷留言点赞刷屏,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此次活动旨在扎实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广泛普及科学饮食知识,切实增强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凸显了几大特点。
科学谋划,精准匹配知识需求。活动紧紧围绕全市正在开展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聚焦农村食品安全热点、难点问题和风险点,每期一个主题,分期分批推出公开课程。由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科室业务骨干授课,重点讲解“三无”“山寨”食品危害、伪劣食品判别、食品选购与储存、聚餐安全防范、食物中毒预防、消费维权指南和主体责任落实等内容,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农家话”,精准匹配知识供给和实操需求,着力防范化解农村食品安全风险。
创新方式,搭建网络培训平台。依托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观邯郸”“直播邯郸”等新媒体平台,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深入农村地区食品超市、农贸市场、农村大集等重点场所现场讲解、线上直播,群众通过手机App实时观看学习,采取“线上直播授课+线下互动交流”的形式,搭建远程网络培训平台。
精心组织,确保培训学习实效。活动要求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基层分局(所)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全员参加,并协调辖区各乡镇(街道)政府食药安办,组织村(社区)基层群众在线学习,或通过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商场超市等场所的大屏幕设备投屏观看。同时,将授课与答疑相结合,开通线上留言答疑服务,提升培训效果,让安全健康的饮食理念深入人心,大力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