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新闻 > 

绵阳市质检所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06-12

今年以来,四川省绵阳市质检所凭借其在标准化与中试服务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探索创新,以“标准+中试”双轮驱动,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之路,实现了认证认可检测检验与供应链高效协同发展,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标准筑基 筑牢成果转化根基

6月6日上午9点,绵阳市质检所检验员吴博和往常一样走进电冰箱能效实验室,对冰箱进行检测。“企业将产品送过来,我们对冰箱的能耗、温度调节等进行标准化检测,如果合格就出具报告,使产品更好地投入市场。”吴博说。

image.png

标准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绵阳市质检所深度参与标准化工作,积极承担、参与各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电子电器、机械、化工等多个领域,依托专业的技术团队和工作人员丰富的实践经验,该所推动先进科研成果标准化、产业化。例如,开展机器人产业标准化稳链工作,编制《绵阳市机器人产业标准化地图》,通过构建和完善绵阳市机器人产业链标准体系,助力企业快速匹配资源、明确研发方向。

image.png

目前,绵阳市已建成西南地区首个“检验检测+标准化”机构矩阵,形成了以“国家电器安全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四川)+四川省制造业重点中试平台+绵阳市标准化研究院”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我们还围绕绵阳重点产业体系,储备技术标准研究项目达116项,推动电量传感器等7项产品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极大地提升了产品核心竞争力。”绵阳市质检所电器检验部部长邓翔旻说。

中试赋能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中试平台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枢纽,是实验室研究与规模化生产之间的桥梁,更是推动创新技术从理论验证迈向商业化应用的关键。绵阳市质检所积极开展中试能力建设,打造检验检测中试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流程支持。

绵阳市质检所依托中试服务平台,构建了机器人领域成果转化加速体系,为西南科技大学研发的核辐射环境巡检机器人、拆解机器人、探测机器人、应急作业机器人提供从测试大纲制定、方法完善到创新项目验收的全链条中试服务;为绵阳市朝育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的收割机器人、吸粪机器人、除杂机器人提供前期指标修订、后期测试体系搭建及项目验收指导等。

“绵阳市质检所围绕机器人产业链搭建的高标准中试验证平台,通过提供系统化的安全性测试、可靠性验证和耐久性评估等服务项目,为我们公司机器人产品提供了全方位的质量技术支撑,大幅提升了产品的质量核心竞争力。”绵阳某自动化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说。

image.png

据悉,绵阳市质检所检验检测中试服务平台于2023年入选市场监管总局全国首批“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单位”,2024年获批成为“四川省重点制造业中试服务平台”,可实现传导骚扰、骚扰功率、冲击、振动等千余个项目参数的检测服务,已累计完成科研成果鉴定20余次。通过标准化中试服务推动技术成果向产业落地,绵阳市质检所持续助推先进科技成果在智能制造端的量化生产。

“我们将继续坚持‘标准+中试’双轮驱动战略,不断加强标准化工作,优化中试服务平台,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提升服务能力,为绵阳乃至更大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力量。”绵阳市质检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郑金容 刘凤君 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