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安全 > 

北京以非现场监管夯实特食安全基础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6-18

  本报讯 6月17日,笔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局已运用非现场监管手段开展特殊食品领域非现场检查3200家次,占特殊食品条线检查总量的66%。
  非现场监管是提升政府监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2023年12月,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加强非现场监管提升监管效能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深化非现场监管改革,实现非现场监管在市级政府部门领域全覆盖。同时,持续完善特殊食品生产经营领域的非现场监管工作机制,拓宽非现场监管检查范围,拓展非现场监管应用场景,有力有效夯实了全市特殊食品安全保障基础。
  一是依托北京市许可审批与监管数据平台与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进行数据比对,对发现企业未及时更新许可信息等问题,及时督促企业按规定办理许可变更。二是对辖区入网特殊食品经营者是否在网络销售页面设立特殊食品展示专区、商品详情页是否有特殊食品消费提示等开展网络巡查,规范特殊食品网络经营行为。三是对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进行违规网络交易非现场检查,结合问题线索约谈平台企业,将发现的问题线索函告相关省(市)市场监管部门。四是在特殊食品混放专项治理工作中,通过对经营企业提交的经营场所专区专柜照片等材料进行核查,指导企业规范经营。五是利用北京市市场监管数据中台将企业11个方面的基本信息进行汇集展示,准确掌握辖区特殊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总体面貌和食品安全风险,提高监管精准性。

□石晓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