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安全 > 

全力守护边疆民族地区“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6-18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同时是革命老区、边疆地区。2024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从严从实抓好食品安全各项工作,积极探索打造边疆民族食品安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力守护壮乡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数据显示,2024年,广西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9.51%,高于国家指标要求1.51个百分点;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达87.96%,高于全国平均值4.8个百分点;国家食品安全评议考核排名连续3年累计提升16位;全区规上食品工业企业超1000家,产值达3257亿元,食品安全质量水平持续保持稳定向好的态势。

坚持紧盯重点 隐患防控严密有效
  广西聚焦难点问题攻坚,在全区范围集中开展为期5个月的食品安全全面排查整治,成立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府领导担任指挥长的行动指挥部,全自治区“一盘棋”开展大起底、全覆盖、全对象、全过程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提升行动,高效完成60.99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排查,发现问题14.62万个,实现100%整治到位,立案4038件。自治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治理,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明显规范。
  广西在全国率先实施学校(幼儿园)食堂“三无三有”建设,首创推行食品安全信用记分管理;部署百姓满意星级农贸市场创建、豇豆包地治理等工作;将食品安全风险“指南针”试点行动纳入自治区党委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探索建立风险早发现、多发现、准发现机制。聚焦鲜湿米粉、肉制品、食用植物油、包装饮用水等重点品种,制定实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计划,2024年完成食品、食用农产品、食用林产品抽检监测22.03万批次,全区食品抽检量达到每千人5.2批次,超额完成国家指标。

坚持严管严控 全程监管有力有序
  广西强化源头管控,加大豇豆、水产品等重点品种监管力度,严控农药残留,已建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28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384个,2024年完成食用农产品例行监测2.93万批次,合格率98.72%。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工作,推动17个“断源”项目成果纳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持续开展打击走私冻品专项行动,查获涉嫌走私冻品约8659吨,有效防止走私冻品流向餐桌。持续推进小作坊花生油“互联网+监管”建设,深化乳制品、肉制品等6类重点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加强农贸市场监管服务创新,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特殊食品和食盐经营等专项提升行动,有效解决微生物超标、校园食堂操作不规范、农贸市场环境脏乱等问题。
  为强化跨部门、全区域联合执法,广西常态化开展“铁拳·桂在真打”“昆仑”“国门守护”等专项行动,重点打击肉制品违法犯罪、制售“特供酒”等行为,集中查处贺州、玉林等地制售假冒酒、“特供酒”等大要案件,涉案金额2.7亿元。建立多部门在刑事、行政诉讼等方面常态化配合与制约机制,制定出台《办理食品药品领域案件衔接办法》等10项行刑衔接制度措施,创新成立“行刑衔接食品检验实验室”,积极解决食品领域“以罚代刑”“降格处理”等突出问题。2024年,全区共查办各类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3万件,侦破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244件,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坚持综合治理 监管能力不断提升
  广西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建成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获CMA资质认定1.47万项次,基本覆盖食品产业多元检测需求;广西—东盟食品检验检测中心获批建设全国唯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天然香料香精)”。亚热带特色水果质量安全控制、六堡茶生物学与资源利用2家实验室获认定重点实验室,24个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通过“双认证”验收。
  广西构建畜禽产品从屠宰检疫到市场销售全链条信息追溯机制,打通市场监管部门“桂食安”与农业农村部门“牧运通—桂”系统数据壁垒,将全区256家获证屠宰场、11.16万家肉类产品生产经营户、1470家校园食品供应商纳入系统管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上线运营新版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八桂食安”智慧监管平台,实现食品安全风险分析预警可视化。与东盟国家开展食品真实性、进口水果风险防范数据库、人工智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等合作,与湖南、广东、贵州、云南4省建立跨区域合作治理机制。

坚持质量为先 助推食品产业发展
  广西以标准提档促进产业升级,全区现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62项,备案食品企业标准约2000份,其中柳州螺蛳粉、蔗糖和横州茉莉花全产业链标准分别达570项、306项、204项。深入推进质量品牌强市、强县、强园区、强链和强企行动,推动柳州螺蛳粉、梧州六堡茶入选我国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强化高端认证服务供给,累计帮扶255家企业412款产品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指导1027家企业获得香港高端品质认证证书1150张,创造经济效益超500亿元。
  广西深入实施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开展“百个地理标志千家企业运用”行动,全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证明商标达376件,地理标志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12件地理标志入围中国区域品牌百强榜,12件特色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清单。其中,融安金桔、百色芒果入选全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优秀工程项目,梧州六堡茶、横州茉莉花茶入选“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清单,柳州螺蛳粉带动全产业链产值超750亿元,梧州六堡茶综合产值突破200亿元,形成“地理标志+”服务产业发展新模式。持续深化与东盟国家对外开放,赋能广西企业“出海”战略,推动蔗糖、特色米粉、桂茶、酒等“广西好品”走向世界。依托东盟国家标准化合作交流中心,与东盟国家开展标准比对、检验检测等研究,深化食药物质通关便利化改革,将改革品种由14个增加至39个,简化进口通关流程,促进食药物质加工产业发展壮大。

□本报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邓卓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