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6-19
本报讯 (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唐鸿远)近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去年以来,南宁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整治直播带货乱象行为,运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发现涉嫌违法违规线索73条,立案查处相关案件15件。
2024年4月至8月,南宁横州市市场监管局收到多起投诉(举报)线索,消费者反映在某直播间内购买的抽取式面巾纸实际抽数与宣传不符,商家涉嫌虚假宣传。经查,执法人员发现当事人宣传其抽取式面巾纸商品“每包600张,5层加厚”“产品参数:120抽”,但仓库内商品外包装上标注规格为“80抽”。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了对其商品规格作虚假商业宣传的违法行为。根据有关规定,当事人被处罚款1万元。
“我局通过强化网络交易监测,加强网络执法办案,不断提升网络市场监管水平。”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该局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OCR智能图文识别、AI语义分析等网络监测手段,升级监测系统,迭代算法模型,在广西首创感知全网的数字化雷达网络交易监测新机制,快速识别监管对象和监管风险点,有效破解了监管对象难寻、监管风险难定的困境。另一方面,构建“云取证+链存证”技术体系,采用“电脑+手机”双模式进行电子数据取证,借助电子地图快速定位网络经营商户位置信息,极大提高了日常监管执法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同时,利用可信时间戳、云存储等技术,生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取证文书,提高关键证据“含金量”,解决了电子证据易篡改、易丢失的痛点。
据统计,去年以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累计监测网络经营主体28万多个次,涉及商品链接438万多条次,其中,筛查出直播带货涉嫌违法违规线索73条,涉及问题包括虚假宣传、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经营者拒不履行合同约定(承诺)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