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21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市场监管局锚定“文成糯米山药”地理标志,聚焦“全链标准先行、供应链固本强基、产销链价值提升”三大核心环节精准发力,显著提升糯米山药质量安全水平和产业综合效益。
标准贯穿“全产链”,稳定品质提升韧性
规划先行,立项省级试点。实施糯米山药“标准提档”计划,推动“文成县糯米山药品牌提升标准化试点项目”纳入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为探索新型标准化模式争取政策支持,并鼓励项目参与成员加入国家山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提升标准话语权。
协同攻关,提速标准研制。建立“糯米山药技术联盟”,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编发《文成县糯米山药生产技术规程》等规范标准,并对接浙江大学等专业院校、机构和县农康院,获得专业技术研究支持,共同起草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加快初稿立项。《薯类糯性品质感官评价》《食用山药粉》2项行业标准已获国家农业部标委会立项,《薯芋基料》省团体标准已发布。
全面培训,推广标准应用。组织糯米山药轻简化栽培技术标准化培训会,邀请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首席专家、各省市农科院专家教授授课,对照标准细则讲解推广糯米山药种植技术,并召开糯米山药标准化工作推进会,同步开展标准化专业知识学习培训,落地标准化成果应用。
固本强基“供应链”,全程溯源集群共富
完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组织县食品药品检测中心专业检测力量,锚定农贸市场、超市等场所,常态化抽样检查糯米山药的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指标,并加大糯米山药鲜切速冻生产线抽检频次,提升食品供应、初加工环节质控水平。截至2024年,已抽检糯米山药18批次,指导鲜切速冻加工企业6次。
构建全链条追溯体系。推动GM2D“一物一码”技术在农产品生产领域应用,将糯米山药生产企业全部接入“浙食链”系统,并探索“浙农码”“浙食链”系统信息共享途径,帮助种植大户开具“浙农码”合格证,构建从农田到生产、生产到流通的全链监管、全程追溯工作体系。
优化集群发展共享体系。推行“企业+合作社+大户+散户”互助发展模式,依托“大企帮小店”活动链接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共享优质的种薯技术,并推动企业搭建农产品加工储藏共享车间,为种植户尤其是散户提供批量加工糯米山药等服务,以抱团发展带动地区收益。
延链增值“产销链”,突破瓶颈多维拓市
精深加工,丰富产品矩阵。推动“原料初加工”转“产品深加工”,引进、培育文成博海、文成味多多、浙江康味全等食品生产企业,根据企业开发深加工生产线的要求,提供食品生产许可指导、检测技术等职能支持,提升产品附加值。截至目前,共培育糯米山药初加工企业6、精深加工产品销售企业3家,已推出娃哈哈糯米山药八宝粥、糯米山药鸡、山药鱼胶等30余款特色产品。
技术破壁,攻克储运难题。针对糯米山药鲜品易褐变、难储运的痛点,联合县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高校专家,组建文成糯米山药科创服务团,研发全省首条具有SC认证的糯米山药鲜切速冻生产线,开发Vc抗氧化保鲜和表面热烫灭酶技术,延长储存期,实现糯米山药全年供应。通过技术改良,将糯米山药的储存期延长至12-18个月。
双线发力,拓展全球市场。线下与温州海关签订合作备忘录,借力华侨、文商等群体,积极对接农副产品外贸需求,打造农产品海外营销网点,线上引入第三方农事运营公司,开展网络营销、绿色直播,同步加强网络直播、网络宣传合规性指导,推动糯米山药打响品牌、出山跨海。建立海外营销网点5个,指导相关企业及个人规范开展直播营销27次。(向华瑶 郑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