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6-30
机构改革以来,市场监管部门职能融合深化、服务链条延伸,如何让政府关注转化为社会共识、将百姓关切转变为部门动能?江苏省淮安市市场监管局联动新闻媒体,聚焦主战场,集中优势兵力,着力打好新闻大会战,唱响“市监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好声音。
找准突破口 破解“单打独斗”困局
市场监管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常规宣传常陷于“三难”窘境。一是声音分散难成势。宣传内容在媒体上零星发布,缺乏整体统筹,难以形成持续有力的社会影响。二是职能庞杂难聚焦。市场监管部门职能多样,企业和群众认知模糊,“这个部门是干啥的”“能为我做什么”成为普遍疑问。三是资源有限难深入。作为市一级市场监管部门,承担宣传职能的部门力量有限,市级媒体资源同样紧张,部门宣传能力与媒体平台难以有效结合,优质新闻素材难以挖掘亮相。
淮安市市场监管部门因势而谋,变被动应对为主动策划,在新闻会战上找突破,破局“撒胡椒面”式的宣传短板,汇聚市场监管总局直属行业权威媒体和省级、市级地方主流媒体力量,聚焦淮安市、县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服务地方特色产业、优化营商环境、筑牢安全防线等主战场,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主题,开展新闻宣传攻坚行动,力求实现宣传效应的聚变与升华。
打好组合拳 构建“立体作战”体系
“新闻会战”非一时之功,淮安市市场监管局心怀长远,通过系统性组织、深度化运作,初步构建“立体化”新闻会战机制。
精准选点,聚焦“主战场”。淮安新闻会战每一期都精心选定会战主题与主攻方向,确保宣传资源精准投放于服务发展最前沿、保障民生第一线。截至目前,已经成功开展3期,先后走进了金湖县、盱眙县和涟水县。三个县特色产业发展与市场监管部门工作息息相关。
以金湖县为例,淮安市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同志2022年12月在金湖县开展仪器仪表产业调研时,敏锐地发现了产业发展存在的规模体量不大、产业链不完整、区域品牌不响、产业升级能力不足以及同质化竞争等问题。淮安市市场监管局自觉跨前一步,联合金湖县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向省市场监管局汇报寻求支持。省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省、市联动举办了“市监护航·聚力共赢——金湖行”等系列活动,金湖县获批建成全省首家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江苏省工业物联网装备(热工仪表)计量中心也落户金湖,“金湖仪表”金字招牌正重新闪亮。
三级联动,集结“主力军”。近年来,淮安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响应省市场监管局“渠道要往高处走、目光要往基层聚、传播要往新处飞”的工作方针,加强与上级媒体平台合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用好高层次平台资源,更好展示部门成绩亮点。淮安新闻会战主动对接市场监管总局主管行业权威媒体《中国市场监管报》,省级主流媒体《新华日报》,联合市级地方媒体《淮安日报》、市广播电视台,组建“权威+主流+地方”的立体传播矩阵,实现层级覆盖与专业互补。
新闻会战采取“面对面交流+零距离走访”形式,确保素材鲜活、视角独特、情感真挚、高质高效。每到一站,先召开座谈会,属地市场监管局负责同志介绍整体工作情况,各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围绕会战主题重点发言,媒体记者互动采访,围绕新闻提纲开展针对性交流,问举措、找亮点、看事例。
组织记者深入现场一线,捕捉最真实的新闻素材,依托专业素养对素材进行分拣提炼、深度挖掘、精心打磨。如围绕淮安首个“五星级市场监督管理所”——金湖县市场监管局黎城分局、扶持金湖仪器仪表产业转型发展、护航盱眙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出服务涟水县域经济发展“组合拳”等重点主题,形成兼具新闻性、思想性、可读性的深度报道、专题片、融媒体产品。之后,在各媒体平台同步推出“新闻会战”系列报道,基本形成“报、网、端、微、屏”全方位覆盖、同频共振的立体传播格局,形成声势,最大程度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释放新动能 彰显“四力四度”亮点
新闻会战坚持把市场监管工作融入地方发展大局,找准结合点、发力点,稳扎稳打、渐见成效。
变“零散发声”为“集中爆破”,提升传播“强度”与“广度”。通过媒体资源整合与集中投放,实现宣传声量的几何级放大,显著提升淮安市场监管工作的社会能见度与公众触达率。
变“办公室写作”为“一线采风”,提升内容“深度”与“温度”。组织媒体记者直扑基层一线,捕捉原汁原味的服务监管故事与企业心声,使新闻作品更具泥土气息、更富情感共鸣,有效破除“文件语言”隔阂。
变“单向输出”为“双向赋能”,提升服务“精度”与“黏度”。新闻会战成为精准感知需求、优化服务供给的桥梁,采访过程亦是深度调研与服务过程,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再交流、再走访,可以获得更多更精准企业和基层诉求。
变“部门独奏”为“社会合唱”,提升形象“美誉度”与“信任度”。借力多层级权威媒体公信力与影响力,有效传递淮安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守护民生福祉中的积极作为与部门价值。
□殷露洋 刘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