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7-02
山东省烟台市承载着6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和3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是一片兴业沃土。近年来,这座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城市以法为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考评全省一档、经营主体满意度连续两年全省第一。烟台市总结了全生命周期保姆式“5S”服务等76项工作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凝聚起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新动能。
高效办成N个“一件事”
日前,烟台市一家餐饮企业在莱山区政务服务大厅“一件事”专区领取了食品经营许可证,成为全市首个通过“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取得许可的超过500平方米的餐饮经营主体。
“真是太方便了,市场监管等部门主动服务,联合上门验收,指导我们整改,结果提前20天开业!”该企业负责人对高效便捷的“一件事”服务称赞不已。
据介绍,烟台市将“一件事”集成办作为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对办事要素进行“颗粒化”拆解和分析评估,精准摸排,分类施策,确定数智赋能、一体联动、增值服务3种推进模式,推动国家首批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落实。通过改革,平均办理时限、跑动次数、申请材料分别压缩68%、95%、76%,实现“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目标。
在烟台市,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广到涉企涉民生诸多领域,如“企业登记一件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一件事”“入学一件事”“水电气暖一件事”等。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得到了实惠。以“拍照一件事”为例,针对企业、群众证件业务办理过程中证件照片“多头拍照、标准不一、反复提交”的民生堵点,烟台市创新研发“烟台e拍通”系统,率先在省内落地“一拍共享、一照通用”改革全国试点,目前已实现全市262类政务服务、社会化服务场景证件照片共享通用。此项做法入选山东省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评选“最佳案例”。
叫响“烟必行”营商品牌
烟台市以法治之力赋能营商服务,不断擦亮“烟必行”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为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上班没空办、周末没处办”难题,自今年5月1日起,烟台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持续发力,实行以“午间不间断、周六不打烊、假期预约办、24小时自助办”为主要内容的政务服务“全时办”机制。
群众少跑腿,背后是数据多跑路。烟台市创新打造“数智引领”的数字政府,深入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赋能政府数字化转型、城市运行智能化、基层治理便利化。烟台市政务数据归集标准入选全国“数标指数”50强,烟台“开放数林”指数位居全国前列,多次获得“数飞猛进奖”“数开成荫奖”。
烟台市通过升级“涉企联合检查平台”,实现涉企行政检查与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一体衔接。2023年以来累计减少重复检查8.3万次,经验做法获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通报表扬。此外,出台全省首份以规范性文件印发的市级不予行政强制清单《烟台市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强制清单(第一批)》,明确对22项违法行为情节轻微或者社会危害较小的,可以不实施行政强制。建立健全失信政府机构涉企补偿救济机制,本级政府和各级各部门严格履约践诺,严格落实政府机构失信涉企补偿救济机制要求。
增强信用软实力
法治化营商环境少不了“信用+”的助力。如何将信用机制作用最大化运行,更好地服务经营主体?
烟台市市场监管局围绕事前、事中、事后3个方面,扎实开展信用提升行动。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在全市首批14个商超和757户商户中开展经营主体信用码应用试点,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张贴商户专属信用码,消费者手机查验“即扫即查”,推动形成“查信用、用信用”的良好市场氛围。该局着力优化守信重信消费环境,并通过差异化模式提升经营主体信用获得感,信用等级越高、抽查比例越低,信用等级越差、抽查比例越高。
此外,烟台市构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政务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实现部门系统贯通、数据共享,探索“容缺受理+无感核验”“信用分级分类+‘双随机’”监管模式。烟台市获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通报表扬,获评全国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在全国261个城市信用监测中综合排名第一。
□孙洪安 任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