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7-02
||
辛麻鲜香的花椒,是山城重庆不可或缺的美食密码。每年五六月份,重庆市江津区漫山遍野的花椒迎来采摘季。
椒农指尖的“青疙瘩”正变成远销海外的“香饽饽”。近日,“江津花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入选全国首批典型案例,这颗承载千年种植史的花椒,正以标准为帆、科技为桨,从西南山区乘风破浪驶向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花椒的品质和产量双双提升,本年度花椒总产值预估将达44亿元,全产业链产值高达58亿元。
科技赋能创建国家标准化基地
江津花椒种植历史悠久,以“成熟期早、色泽青绿、香气浓郁、麻味适中、开口率高”的品质享誉中外。
“示范区建设的科学管理跟上了,今年全村4200亩花椒预计增产10%!”在江津区慈云镇聊月村的花椒林间,村支书钟明看着枝头的“青疙瘩”,满面喜色。
为擦亮“江津花椒”品牌,江津区从源头把控质量。全面推广应用科学施肥、用药、修剪等先进技术,开展整形整枝、林下养殖、绿肥种植等标准试验20余项,编制江津花椒优质高产技术书籍3册。推广统防统治种植区15万亩,获国家良好农业规范认证4家,建设花椒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基地1000亩,获批有机花椒生产基地268亩,建设出口示范基地36个、9000亩。
目前,江津区以花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为核心,建立起涵盖种植、采收、加工等全链条的16项产业标准体系,绿色生产技术推广率超90%,2024年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花椒)标准化生产基地”。
保护创新厚植产业发展沃土
江津花椒产业正经历一场科技引领的华丽转变,科技创新推动着花椒传统产业向医药、化工、旅游服务产业延伸。
“我们将‘江津花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紧密结合,用科技加大江津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用创新助力花椒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多面开花’。”江津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江津区建成江津花椒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10余所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专家团队12个,围绕花椒良种创新,构建起花椒产业全过程气象与农业科研试验体系、花椒产品开发体系及花椒气候品质认证体系三大创新体系。利用现代萃取、纯化工艺和先进设备,致力于高纯度天然芳香精油、山椒素、槲皮素等医药化工中间体开发,成功探索花椒在香料化工、日化及生物医药产业的应用场景,开发食品、保健、医药、化工等4个系列52个产品,花椒香水、本草驱蚊水、洗面奶、面膜、香皂、啤酒等新产品成功试产。
按标监管保障产出品质稳定
2023年1月1日,江津花椒有了出口税则本国子目“身份证”,打通了贸易壁垒,通过直接出口、第三方出口和跨境电商等方式出口美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区。江津花椒能跑出“出海”加速度,标准是基础,品质是保障。
为不断完善保鲜花椒质量监督体系,江津区建立花椒工程中心、江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严格按照标准,对保鲜花椒出水率、山椒素、挥发油、开口率、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项目进行常态化检测。定期向国际通标SGS公司送检,为江津花椒出具全世界认可的检测报告,SGS花椒检测中心落户江津。实行保鲜花椒“明厨亮灶”生产,完成保鲜花椒加工企业厂区视频监控布设全覆盖。
目前,重庆市江津区丰源花椒有限公司获批国际贸易基地,在泰国、韩国等国建设了江津花椒海外仓,4家公司被认定为重庆市农产品(花椒)出口基地,2023年出口花椒产品总量204.4吨,出口额716.2万元;2024年出口花椒产品总量248.6吨,出口额840万元。江津是中国唯一出口保鲜花椒的地区,江津花椒已被列入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花椒树上,椒农们背着竹篓走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他们指尖的“青疙瘩”,正带着中国味道,在世界餐桌绽放麻香。这颗会“出海”的花椒,正散发迷人的中国香气。
□本报记者 常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