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4
近年来,浙江省遂昌县以“标准化赋能家庭教育”为核心理念,全面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规范化发展,创新构建“七有”工作体系(机构、经费、场地、队伍、资源、品牌、评价),实施“133”标准服务模式,实现全县201个社区(村)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全覆盖,有效破解服务覆盖不足、人才队伍匮乏、资源整合乏力等难题,为全国社区(村)家庭教育标准化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遂昌样板”。
2023年,遂昌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标准化试点成功入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第九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系全国首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也是全省首个家庭教育领域国家级标准化试点。近日,该试点高分通过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审核。
构建“三位一体”机制,夯实服务发展根基
管理体制系统化建设。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委编办批复成立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实现全省首个县级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实体化运行。建立“妇联协调、部门协作、社区(村)尽责”机制,23个部门协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职责,近三年累计投入财政保障、部门资金和社会资源等专项经费超350万元,形成“政府主导+专业支撑+社会参与”多元治理格局。
专业队伍标准化培育。构建“甄选-培训-实践-辐射”培养路径,开展专项职业能力培训15批次,累计769人取得初高级证书,58人入选“龙谷家教”核心指导团队,其中1人获评省级讲师、9人获评市级讲师。与浙江工业大学林良华教授团队合作,开展季度个案督导、一对一实操实训,累计培育骨干咨询师42人;邀请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来遂培训6次,选派20余名骨干参加国家级专题培训,形成“本土人才+专家智库”双轮驱动格局。
服务阵地智慧化升级。投资113.5万元建成1300㎡县级家庭教育基地,集成家庭教育长廊、个案咨询室、亲子厨房等十大功能空间,配置心理自助终端、智能宣泄系统等前沿设备。创新“15日农村家教日+16日社区家教日”双固定模式,共建共享201个村(社区)阵地,实现服务覆盖全县98%的家庭,年服务量超1000场次,为家庭节省咨询、培训支出超160万元。
迭代“标准化+”体系,引领服务规范升级
搭建标准体系框架。构建包含基础通用、服务保障、服务提供、岗位规范4大子体系的标准框架,累计收集国家标准43项、行业标准1项,研制地方执行标准17项。2023年发布县级地方技术性规范《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规范》(DJG331123/T07-2023),2025年升级为丽水市地方标准(DB3311/T298-2025),实现“县级-市级-省级”标准层级跃升,填补全省社区(村)家庭教育服务标准空白。
研制创新关键标准。创新建立“133”服务模式,以“龙谷家教”品牌为核心,构建县-乡-村三级阵地,培育指导者、管理者、志愿者三支队伍。配套制定《家庭教育个案咨询服务规范》《固定活动日实施指南》等13项实施标准,明确社区每年活动不少于6场次、村不少于4场次的服务频次,规范“需求调研-课程设计-活动组织-效果评估”全链条服务流程。
构建动态评估机制。建立“任务积分+科研积分+评价积分”标准化管理模式,通过家长满意度调查(综合满意度98.4%)、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开展标准实施效果监测。累计收集满意度问卷2122份,针对反馈问题优化课程方案23项,形成“实施-评估-改进”闭环机制。项目经验被纳入《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深化“龙谷家教”品牌,提升服务核心价值
品牌运营体系完善,价值效益显著提升。完成龙谷家教商标注册,创新“品牌标识+统一服装+标准化流程”视觉识别系统,衍生“智慧父母研修班”“亲子共学营”等5个子项目。设计融合“龙谷”“讲堂”“线上+线下”元素LOGO,统一志愿者(绿色马甲)、管理者(粉红色马甲)着装规范,形成高辨识度的服务品牌,品牌价值评估超500万元。
数字赋能精准高效,破解特殊群体难题。开发“龙谷家教”数字化服务平台,集成课程超市、个案预约、成长档案三大功能,实现服务需求智能匹配、服务过程全程留痕、服务效果量化评估。针对留守儿童、离异家庭等特殊群体,制定《特殊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开展一对一连心卡服务,累计发放连心卡5000张,有效解决隐私性求助难题,相关做法获多家媒体专题报道。
资源整合跨界联动,实现服务快速响应。依托“龙谷家教”品牌,联合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专家团队,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形成“高校理论支撑+地方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创新“点单式送教”模式,由村社按需“下单”,县级指导团队“接单”,2024年,为偏远山区配送个性化课程包60余个,惠及家庭1200余户,服务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内。
蔡明芳 滕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