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7-10
本报讯 “以前为了送检设备要来回奔波,现在市场监管部门直接帮我们对接机构,每年节省1万元费用!”7月7日,内蒙古中旺包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市场监管部门进企业走访帮扶时感慨地说。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以质量技术帮扶为抓手,深入园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供上门服务,用实际行动为企业发展提供质量支撑。
走进园区,市场监管部门的服务触角无处不在。在包头、乌海、鄂尔多斯等地,实体化运营的集成服务中心成为企业的“贴心管家”。这些服务中心作为全要素服务的“前哨窗口”和解决难题的“牵头基地”,背后是一套严密高效的顶层设计——“三级联动”工作机制。自治区市场监管局通过整合机关处室职能推出30项措施,联合6个直属事业单位技术骨干组建服务园区联络组,精准对接市县级市场监管部门,深入企业了解质量需求,搭建起服务企业的坚实桥梁。
为摸清企业实际困难,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化身“问诊员”,发放270份调查问卷,组织6场技术会商,开展“质量问需”活动。针对正大鸿业食品有限公司自建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内蒙古质量技术检验研究院食品检验中心的专家团队主动上门“把脉”,从完善规章制度到优化工作流程,从规范设备管理到提升人员技能,6项“治疗方案”让实验室能力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近日,在通辽市旭阳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场特殊的“质量会诊”正在进行。针对企业13种产品的检验检测需求以及非强检设备校准难题,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现场联系技术机构,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无独有偶,该市计量院成功中标大口径水表校准项目,彻底走出当地“检不了”的困境。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说:“一次次技术攻关,不仅破解了企业的质量瓶颈,更打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这场培训太及时了,我们的产品终于有了新销路。”7月初刚在呼和浩特市参加完自治区电商直播培训的一名个体工商户兴奋地说。在当天的培训会上,多领域质量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轮番上阵,为企业送上“知识大餐”。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持续加强普法和培训,助力企业合规经营。今年以来,食品通用安全条款讲解为食品企业筑牢安全防线,特种设备检测与案例分析课程增强了化工企业安全意识,电商直播运营、短视频拍剪实操培训,则为小微企业插上销售的“翅膀”。
在乌审旗现代煤化工中试基地,标准化建设正稳步推进。通过招标方式,内蒙古质量标准院承接了地方标准研制项目,引导园区规范化建设。在稀土产业领域,包头市检验检测中心研发的新技术、新设备,不仅解决了稀土功能材料“检不准”的难题,更推动企业优化生产工艺,让稀土轻量化产品的抗菌抑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品质量全面提升。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实施,成为园区质量提升的“助推器”。
从机制创新到精准服务,从技术攻关到多元培训再到项目引领,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市场监管进园区进企业工作中,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场助企行动,监管部门与企业双向奔赴、相向而行,为园区企业质量强企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自治区市场监管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王 勇 闫锡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