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7-14
本报讯 (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黄 锷)7月14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获悉,2024年1月至2025年6月,该局累计监测网络经营主体55.6万多户(次)、商品链接753.8万多条(次),在多个电商直播平台筛查出直播带货涉嫌违法违规线索78条,涉及虚假宣传、以次充好、不履行合同约定等问题,立案查处相关案件15件。
“自2024年起,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聚焦直播带货乱象开展整治,借助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规范网络直播带货行为。”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韦火清介绍。据悉,为探索对直播电商触发式监管模式,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直播电商监管和服务工作试点,通过建立数据库掌握本地直播电商基本情况,建立人工智能风险预警模型,制定风险标准,开展风险识别、风险分类和风险预警,并以人工智能对触发预警的直播电商主动开展预警提示,同步采取“盯播”、在线固证等监管措施,要求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对被预警的直播电商开展线下风险管控。
“今年‘6·18’期间,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对直播促销行为进行监测,发现和处置涉嫌价格违法、广告违法、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违法违规线索10条,并对涉事直播间进行为期一个月的AI盯播。”韦火清告诉记者。在网络交易监测方面,该局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OCR智能图文识别、AI语义分析等手段,升级监测系统,迭代算法模型,在广西首创感知全网的数字化雷达网络交易监测新机制,快速识别监管对象和监管风险点,有效破解监管对象难寻、监管风险难定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