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产权 > 

以“软实力”提供“硬支撑”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7-16

  制造业是山东省潍坊市的当家产业、优势产业。近年来,潍坊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保护中心)依托国家级专利预审资源优势,精准聚焦重点产业链知识产权“快保护”需求,多维度协同打好支撑产业创新“组合拳”,因地制宜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以知识产权“软实力”为产业发展提供“硬支撑”。

贴心服务有温度
  高质量专利是推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关键。保护中心坚持预审服务“走出去”,创造质量“提上来”,持续开展“十院百企千人”知识产权服务行活动及“知产惠智”创新人才专项服务,深入68家企业、3家高校,精准服务649人,将40家单位94人纳入创新人才专项服务名单。通过组建服务团队,实地走访调研,“面对面”深入企业问需求、“一对一”互动交流解难题,切实给出一批提升专利质量、优化保护策略、助推人才创新、助力企业发展的好建议,努力当好链上企业和人才的暖心人、知心人。
  “从申请策略到技术布局,保护中心的老师手把手指导,就像和我们并肩作战的贴心人。”海化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中心不仅帮助解决专利申请中的实际困难,更激发了我们的研发热情,让我们没有科技成果保护的后顾之忧。”
  截至目前,保护中心围绕全市“9+3+ N”重点产业体系,面向机械装备、光电、化工、生物医药四大服务领域,备案创新主体3358家,覆盖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35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7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9家。预审授权发明专利逼近万件大关,拉升全市万人拥有国内有效发明专利量至27.94件,同比增长17.3%,为重点产业专利储备、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赋能添力。

科技转化有速度
  专利快速授权已经成为企业“拼经济、抢先机”的重要抓手。为破解批量核心技术专利申请周期长、转化效率低等问题,保护中心创新实施“审前对接+审中合议+审后追踪”批量专利“链式预审”服务,系统构建起由企业技术人员、专利撰写人员、预审审查人员三方联合参与的合议机制,打通专利“申请—授权—转化”过程中的堵点。
  潍柴雷沃是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农业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经过集中攻关,企业在智能农机装备领域取得新突破,产品正处于推向市场的关键期,亟须对批量技术成果进行专利布局。保护中心获悉后,第一时间组建专项预审服务团队,下沉车间一线,“零距离”研判企业知识产权现状,“一企一策”量身定制高价值专利培育方案,帮助企业挖掘布局5件高质量专利。相关专利2天内预审结案,仅用一次沟通就达到合格标准,进入专利审查快速通道,专利授权速度较普通流程提速近70%,目前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2亿元,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150万元。
  “保护中心‘链式预审’服务,帮助我们的核心成果获得快速授权保护,新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比预计提前了半年,为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支撑产业有力度
  “链式预审”服务模式,不仅着眼单点突破,更致力于产业链上知识产权的整体布局。
  在动力装备领域,保护中心以内燃机关键技术为支撑,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技术链前后端,分批次布局高质量发明专利61件,助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提升”,加快推动内燃机关键技术迭代升级、工业母机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替代,为动力装备产业链“零部件—关键部件—整机”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高端化工领域,保护中心深度对接“链主”企业海化集团,帮助企业布局26件发明专利,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技术实现优化调整,每年节省生产经费1.24亿元,新增营收1.2亿元。
  截至目前,保护中心通过该模式,累计服务全市重点产业链企业8家,帮助完成14批104件发明专利的快速布局,预计带动产业链创造经济效益9亿元。

□高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