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管执法 > 

济南用智慧监管平台管住“职业索赔”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7-16

  本报讯 专门找商家小问题来索赔赚钱(职业索赔)寄来的投诉举报信,怎么处理才能又快又好不遗漏?山东省济南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想出了“数字化”的好办法。
  以前靠人工处理这些纸质信件,很容易漏掉或者记不清处理到哪一步了。现在,他们用自己开发的智慧监管平台,专门做了一个模块,把信件内容全部录入电脑系统,分类管理,用数据帮忙,让整个处理流程环环相扣,效率大幅提升。
  职业索赔的信件,超过九成都是既投诉(要求解决自身问题)又举报(要求查处商家)混在一起的。人工处理容易搞乱程序。智慧监管平台解决了这个问题:平台设置了三种录入模板:投诉、举报、投诉举报混合。有专人把信件扫描进系统,并按内容选取模板。如果是投诉举报混合的信件,系统会自动生成两个独立的工单——一个投诉单,一个举报单。这两个单子分别走不同的处理流程,互不干扰又能顺畅衔接。
  为防止处理超期或遗漏必要步骤,平台设置了三层提醒机制:一是承办人。工单录入后,系统就像设了闹钟,按法律规定的时限开始倒计时。快到期时,自动给具体经办人发短信提醒。二是科室负责人。如果到期还没处理完,系统会向经办人的科室领导发出督办预警。三是分管领导。如果科室负责人催了还没办完,系统会直接提醒分管领导。这就形成了一个“提醒—督办—问责”的压力链条,确保事情按时办结。
  济南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使用智慧监管平台后,处理信件的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因为程序规范到位,没有再因为处理不当而败诉。
  智慧监管平台不仅是处理中心,还成了职业索赔信息的“大仓库”。系统会自动记录和分析所有信件信息,生成报告,显示出哪些商品被索赔最多(如某种零食标签问题)、哪些地方投诉集中、哪些人经常恶意索赔。比如,系统发现有个团伙在3个月内,专门找同一辖区23家超市卖的预包装食品(如袋装零食)的标签小毛病,投诉了217次。随后,市场监管部门立刻有针对性地给超市开展标签合规培训,成功避免了130多起类似的纠纷案件,帮企业提前防范风险。
  济南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的实践证明,智慧监管平台不仅解决了效率低的难题,而且实现了“处理一个,规范一片”的效果,避免更多纠纷,也给各地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了一个能用、好用的数字化样板,以有效应对职业索赔问题。

□李在武



编后
  
恶意“职业索赔”滥用投诉举报机制,不仅耗费行政资源,更让经营者不胜其扰,是营商环境的“痛点”。济南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以数字化“巧劲”破题,智慧监管平台发挥出的价值远超快速处理个案本身。
  智慧监管平台通过精准分类和流程再造,确保了投诉举报处理的规范与效率,避免企业被无效调查反复打扰;智能预警机制压实了监管责任,保障了处置时效,减少了因程序瑕疵引发的后续纠纷对企业的影响。尤为关键的是,平台的数据汇总分析能力,将分散的投诉举报信息转化为精准监管的“导航图”。通过识别高频风险点(如特定商品标签问题)和重点对象,市场监管部门得以主动出击,开展靶向培训,实现源头治理,变被动“灭火”为主动“防火”,帮助企业筑牢合规防线,有效规避同类风险。这种“处置一案、规范一片”的模式,正是以数字化手段降低企业合规成本、营造更稳定可预期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数据驱动下的精准服务与高效监管,正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