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新闻 > 

桐庐:“知产”变“资产”,激活创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7-18

“真没想到,手里的专利还能质押贷款,1000万元到账,解了我们扩建厂房的燃眉之急!”浙江杭州夏普园林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文斌难掩激动。这家专注于电动园林工具研发的企业,凭借发明专利融资支持,成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又一受益者。

专利变“活钱”,企业创新有底气

在浙江省桐庐县,像夏普园林这样通过“知产”变“资产”的企业不在少数。今年以来,全县已有69家企业通过专利质押融资获得15.15亿元资金,同比增长9倍。这些资金如同“活水”,精准注入企业研发、扩产等关键环节,让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发展动能。

“过去觉得专利只是‘技术证书’,现在才知道它还是‘融资通行证’。”桐庐九代文具有限公司制笔企业负责人说道。据了解,该企业通过专利质押融资350万元,顺利启动竹制铅笔研发投入,预计新产品上市后可新增年产值6000万元。

全周期服务,打通知产变现通道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桐庐县市场监管局打造的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增值服务体系。32名知识产权AB岗专员与全县400余家企业“结对子”,从专利挖掘、申请确权到运用转化、维权保护,提供“一站式”精准服务。

“企业有融资需求,我们就联动银行开通‘绿色通道’;质押流程复杂,就全程帮办简化手续。”县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负责人介绍,通过“政策宣讲+需求对接+流程代办”的闭环服务,企业从提出需求到拿到贷款的平均时间明显缩短。

从“量增”到“质升”,激活县域创新生态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井喷式”增长,折射出桐庐企业创新活力的持续迸发。截至目前,全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70件,同比增长19.80%。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增值服务,探索开展专利分类评星,推动更多‘沉睡’的专利‘活’起来、‘转’起来。”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专利分类评星与推荐培育、交易转化和加强保护相挂钩,让“知产”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从一纸专利到真金白银,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升级,桐庐正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编织起“创新-保护-运用”的良性循环网,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造动能。(俞潇 徐铭 陶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