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新闻 > 

江西上饶:“三维驱动”执法与服务双向融合

发布时间:2025-07-22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违法行为,痛点堵点问题往往集中在“不知法、难整改、信用困”等方面,制约企业健康发展。江西省上饶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事前事中事后执法全链条的关键环节,将执法与服务双向融合,走出了一条“普法嵌入、一案三访、信用修复”的“三维驱动”服务型执法新路径。

执法普法双同步:从“开罚单”到“开药方”。

“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正在上饶市场监管系统落地生根。事前事中事后普法从来都不是一句空口号,有效执行是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步骤,今年以来上饶市市场监管系统在贯彻落实省市场监管局推行服务型执法二十条举措方面,创新事前事中事后普法方式,将普法与执法相融合。

多种场景为普法执法写下生动注脚:在上饶市某某食品生产企业,执法人员为更好地压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将企业做好食品安全自查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有机结合,通过为企业梳理自查表将每日需要检查、排查的重要风险点以及行政检查的要点情况逐一讲解,为企业合法合规生产经营提前打上“预防针”。

江西某某水业有限公司食品抽检不合格报告显示该公司生产的某某牌纯净水,经抽样铜绿假单胞菌项目不符合GB19298-2014《食品安全包装饮用水》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开展现场检查、询问调查时,深入现场帮助企业一起分析查找问题原因,经排查不合格原因为该企业在消毒过程中使用过期消毒水,导致生产的纯净水检验不合格,根据具体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对该公司清晰阐释违法行为的法律定性、构成要件、危害后果及处罚依据,做到“处罚与说理并行”,让该公司明白使用过期消毒水进行消毒会导致消毒措施不到位,以及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通过把道理说透,把法理讲清,该公司更加明晰违法行为边界,便于更好地知法守法。

在处罚结束后结合“一案三访”机制(一访即为处罚7日内整改落实、二访即为处罚一个月内跟踪巩固、三访即为处罚三个月内信用修复和整体评估),针对违法行为根源和整改方向,提供个性化的“法律体检报告”或“合规建议书”,帮助企业彻底整改、避免再犯。同时,定期梳理发布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正反典型案例,通过官网、公众号、入企宣讲等形式,以案释法,提升普法覆盖面和影响力。

“处罚企业不是目的,激活企业才是根本”。“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精准嵌入机制,将普法与执法深度融合,打造“润物细无声”的法治课堂,并将执法过程转化为企业“法治体检”过程,让企业“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上饶市市场监管局将普法作为执法流程的固定环节和规定动作,实现普法内容精准化、形式场景化、效果可视化。

一案三访:从“一罚了之”到“一帮到底”。

执法后企业整改是否到位、问题是否根治,往往成为检验执法成功与否,更让企业在每一次执法决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与帮扶的力量。

传统执法中,处罚决定书往往是执法过程的终点,“一罚了之”。如今,一份处罚决定书却成为企业合规经营的起点,上饶市市场监管局在闭环管理上精准发力,构建“一案到底、一帮到底”的监管链条,建立“一案三访”工作台账,对每一起适用“一案三访”的案件,详细记录每次回访的时间、方式、对象、主要内容、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帮扶措施及最终结果,形成闭环管理档案,最后将“三访”结果作为评估企业信用风险、后续监管频次的重要依据。

上饶市某某蛋糕店是一家连锁品牌店,在上饶主城区有多家门店,经营的甜点色泽分明、口感甜香软滑,味美适口、老少咸宜,深受绕城百姓的喜爱和追捧。上饶市市场监管局根据“铁拳”行动统一部署,现场检查发现其生产条件及场所达不到生产蛋糕的要求,针对该情况将该企业案件列入“一案三访”。在对该企业处罚7日内,就其生产条件及场所不达标的行为,上饶市市场监管局成立了执法稽查、食品生产、餐饮服务的帮扶小组,分别从不同方面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为企业提供整改措施,并要求企业提供整改报告,该企业最终选择建立新的生产基地,以更好地满足食品安全。在二次回访中对其提交的整改报告逐一复查,以及对建立新的生产基地方面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帮扶,如设计布局、功能区划分、生产设备、环境要求等,目前该企业按照指导帮扶已选好厂址,正在加速建设中。在下步第三次回访中主要围绕该企业建成情况、许可发证、投入生产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指导帮扶,确保该企业在更好地满足食品安全生产所需的同时第一时间投入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在执法的过程中,同步落实“两书同达”要求,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一同送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告知信用修复政策、条件、程序等,鼓励引导企业重塑信用。上饶市市场监管局从被动等待向主动服务,将执法终点延伸为监管服务新起点,形成“处罚-整改-指导-验收-提升”的完整闭环,有效防止“一罚了之”和问题反复。

信用修复:从“一处失信”到“浴火重生”。

企业一旦被贴上“失信”标签,往往举步维艰。信用修复机制正成为企业“纠错重生”的关键通道。

畅通高效信用修复通道,主动告知修复权,是上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在常态化做的一件“家常事”,将信用修复从被动申请变为主动服务,建立“处罚-纠错-修复-激励”的信用管理闭环,与容错机制协同,给予企业知错改错、重塑信用的机会,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江西某某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婴幼儿食品生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该公司主营婴幼儿配方食品、米粉等产品,拥有各项知识产权,但去年因抽检不合格被行政处罚进行公示,该公示恰逢招投标审核关键期,影响该公司与一些大品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上饶市市场监管局采取上门服务举措,现场指导该公司填报申请修复材料,以及针对去年抽检不合格整改情况进行快速复查,经查该企业在后续跟踪同类产品抽检均合格,根据这一整改情况及企业申请第一时间提请会议讨论,最终结合容缺受理,先行修复信用,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保住了企业的发展机会。

信用修复是失信后可重塑的整改过程,能够倒逼企业更好地履行主体责任。通过开展信用修复,切实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经营的不利影响。这是“监管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市场监管部门温情执法、助企纾困的服务理念。

(梁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