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3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河北省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刻把握统一大市场建设要义,以制度创新和服务提效为核心,精准施策,全力营造规则统一、竞争公平、服务高效、监管协同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聚焦统一规则,打造高效规范环境
“无差别”准入退出更便利。对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对待,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推行外资设立“网上预审”、登记报告“一窗通办”、简易注销全程电子化等措施,便利外资企业准入退出。上半年办理外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189件,全部当场办结。“无障碍”事项办理更省心。实施商品条码注册、续展“一次不跑”服务,今年累计406家企业在线便捷办理。成功登记“沧州市商品条码系统成员分析数据集”并获2025年全市首张数据知识产权证书,赋能市场监管与经济预测。“可信赖”行风建设更扎实。落实行风建设社会监督机制,选聘行风监督员61名,在基层分局、审批窗口、重点企业、专业市场设立行风监测点,织密监督网络。规范入企执法检查报备相关做法获评省局行风建设优秀案例,今年一季度入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24%,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聚焦公平竞争,打造开放有序环境
公平竞争强保障。扎实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在全省率先引入“智能一体化辅助审查与监测系统”,实现源头管控、全程留痕。联合天津静海、雄安新区建立“环京跨省三地禁止传销和公平竞争区域合作联盟”,打破区域保护,共同打造统一大市场下京津冀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标杆。知识产权严保护。建立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凝聚部门合力。积极参与京津冀知识产权保护联学共建,推进区域协作。成立省内首个商品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府院联动服务工作站,联合法院、司法部门推动纠纷“一站式”解决,强化协同监管。恶意举报严规制。联合法院、检察院等七部门出台《沧州市依法规范市场监管领域投诉举报行为暂行规定》,对投诉举报行为进行清晰定义,规范投诉举报处理流程及管理措施,20条措施精准遏制恶意投诉举报行为,有力维护消费者、经营者合法权益。
聚焦审慎监管,打造创新包容环境
精准监管减干扰。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相结合,深入推进“一业一查”部门联合抽查,减少对低风险企业生产经营的打扰。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部门联合抽查284次,检查主体1787户,其中运用信用风险差异化抽查235次,检查主体1457户。包容审慎显温度。制定实施《首次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明确14类187项“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事项。今年以来,对225家市场主体免罚,免罚金额338.75万元。智慧监管提效能。全面推行非现场数字化监管,替代低效“拉网式”检查。目前1632家校园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其中551家增加AI抓拍功能,可快速识别、警示鼠患、着装、吸烟等7种食品安全风险行为;药品现代物流批发企业、疫苗冷链配送企业生产企业非现场监管覆盖率达100%。
聚焦精准服务,打造协同保障环境
信用修复强根基。建立“政策宣传、即时告知、提前指导、快速审查、合规修复”工作链条,对失信列异企业点对点告知指导,引导企业主动纠正违法和失信行为。截至目前,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信息3655条。质量支撑优供给。深入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累计推动3450家企业完成聘任。帮助65家企业引进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外籍质量专家68名。指导河北鑫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入选省质量强省领军企业培育名单。融资纾困解难题。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今年以来,全市专利质押融资达14.5亿元,惠及企业131家。联合金融部门出台《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方案》,建立128家质量优势企业“白名单”,推动4家企业凭借质量创新要素获得质量融资1900万元。( 张肖微 于青青)